第十三回 陳玄禮喜結良緣(1 / 2)

第十三回陳玄禮喜良姻緣

陳玄禮家中張燈結彩,賓客滿座,陳玄禮同司馬奉雲二人皆是新郎新娘打扮,此刻正在二老高堂麵前拜堂成親,為女兒成親之事,司馬奉雲的雙親也至洛陽趕了過來。太子差東裏白、南榮秋二人差人送來了賀禮,姚崇親自趕來賀喜,朝中不少官員也都此時趕了過來,還有陳玄禮親戚鄰裏,庭院之中高朋滿座,場麵真是好不熱鬧。陳玄禮拜過天地,他拉司馬奉雲來到姚崇身前,端起一杯酒,笑道:“哈哈!丞相大人,百忙之中您還趕來,我敬大人一杯!奉雲快快見過姚大人。”司馬奉雲端起一杯酒,她歡喜笑道:“此般寒舍,今日丞相大人能來,可謂蓬屋生輝,添光不少,小女子敬大人一杯!”姚崇起身端起一杯酒,三人同時飲下,姚崇道:“罷了,今日這裏還有眾位很多大人在場,更還有太子府上來的貴客,這樣抬舉起我來,可真是折煞老夫了。”司馬奉雲笑道:“嗨嗨,姚大人您過謙了,粗茶淡飯,大人且先自行慢用,我這就去敬其他大人酒去,稍後我再來與大人您再飲幾杯,大人先慢用。”姚崇坐下來笑道:“嗬嗬,你們去吧。”

李隆基乘馬來至皇宮,走進後宮中,李旦正在鑾輿之上,正當出宮時見李隆基來了,他便叫停了下來。李隆基走去李旦身前,跪地道:“父皇,兒臣多日不見父皇,常日想念起,今日便來宮裏了,請父皇寬恕。”李旦揮了揮手,所有侍衛隨從都退了下去,李旦道:“隆基,你自幼就是那有心計之人,你有話就說吧,父皇這幾日也正想找你去呢,你知道,父皇也有苦衷不得已之處,你說,先起身來說。”李隆基站起身道:“父皇,兒前些日,聽朝中官員言起,說是太平姑母進言,要您廢了兒臣太子之,父皇,兒臣當不當太子那倒是無所謂的事,兒臣這太子是您立的,要廢立也是您決定的事,姑母這分明是彈劾兒臣,我怕姑母別有用心,望父皇您三思。”李旦歎一口氣道:“哎!隆基呀,你姑母的話兒,父皇今自會分辨,這個皇帝位子,在父皇眼裏是無所謂的,父皇已經讓過一次位了,你要當皇位,父皇自然也會讓位給你當。人生一世,草木一秋,我們都會死很久,這一世活著的眼前人,以後沒幾是個主角,隆基你呢?你自信麼?”李旦這麼一問,李隆基不由驚嚇了一身汗,多時默默無語,李隆基歎道:“哎!父皇,兒臣不是這個意思,隻是那姑母的話,兒臣心中是為父皇擔心起,兒臣自信的是自己有能力,不論是不是兒臣有這個太子名分,兒臣並無野心私念,隻想著能為父皇分憂,想著大唐社稷江山能永保太平,想著黎民百姓豐衣足食。”李旦笑道:“隆基難得你一片孝心,你道的這番話,父皇看來這便是聖人教誨了,隆基呀,聖人的上如標枝,民如野鹿怎麼解釋呢?你是怎麼看。”李隆基道:“父皇,這是說在上的人就像高高的樹枝,在下的人就像野鹿一般,無拘無束自由過著生活。”李旦一愣,他歎道:“哎!隆基呀,那你覺得父皇這個皇帝做得有哪些不好,如今不是一個稱職的好皇帝?”李隆基多時尷尬,心中膽怯,開口又承認起錯來,李隆基道:“父皇,兒臣錯了。”李旦道:“你自幼學那詩書禮樂易,讀的那些聖賢之書,父皇看你三綱五常卻是領悟不多,你性子太急,父皇不由不替你擔心很多事。你也知道,如今你姑母正在找你的事,你一衝動起來,她又會拿來當把柄,又作為一個冠冕堂皇名正言順的理由,讓父皇廢了你太子之位。你姑母是有不是之處,可她畢竟是你的長輩呀!她一世嘔心瀝血也為大唐做過不少事,先後經曆兩次婚姻,薛紹、武承嗣,她那兩個夫君都是短命的人,她也是可憐的人,她也是朕的親妹妹呀!聽說她的兒子薛崇簡今在你手下做事?”李隆基道:“崇簡在兒臣府上,父皇!姑母今後會不會向兒臣動起手呢?”李旦無奈道:“父皇早就厭煩了這宮廷裏的爭鬥,所以很多年前,父皇就把皇位讓給了中宗皇帝來當皇帝,隆基呀!你今年多大了?”李隆基道:“父皇,兒臣二十七了。”李旦道:“隆基,好了,你今先回去吧,父皇到了該要給你權利的時候,自會給你皇位,莫要暴露鋒芒,你若性情用事,恐怕最後連父皇也救不了你。”李隆基聽李旦此番交底的話兒,不由心中竊喜,他驚喜道:“兒臣謹記父皇此番教誨,父皇保重龍體,兒臣告退。”李旦坐在鑾輿上閉目養神起來,李旦道:“嗯,記住父皇的話,凡事欲速則不達。”“嗯。”李隆基走出皇宮,乘馬歸去太子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