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沙漏4(1 / 3)

第六章 沙漏4

生命中的感動

當別人在你困難時幫助了你,你難道不感動嗎?當別人在你饑餓難忍時捧上佳肴,你難道不感動嗎?當別人在你悲哀無助時溫馨撫慰,你難道不感動嗎? 兒時的我永遠也不會忘記昏暗的燈光和空蕩蕩的家。當別的孩子在桌前伴著家人的歡聲笑語吃飯時,母親卻毅然選擇了留在教室與學生交流,共同攻克學習難關。 說實話,母親不管我在全校老師中是“出了名”的,從小到大,母親沒有檢查過一次作業,沒有做過一頓準時飯,甚至於每次聽寫,都是我抄後母親簽字。母親不提倡報課外補習班,我曾跟母親說過:“不報班會使我輸在起跑線上。”可母親呢?她絲毫沒有改變她的主意。她認為被動學習不如主動學習好,一個人的精力有限,不能指望吃偏飯逞英雄,那樣不算本事,也正是因為這樣,我隻有自己靠自己了。 母親的作息時間很不規律,早晨七點走,晚上七點回,中午匆匆吃上一口飯。說心裏話,我很嫉妒母親的學生。母親總是把別人的孩子放在第一位,把自己的孩子“放羊”。全學校的老師曾圍攻母親說:“哪有這麼當母親的?這樣會毀了自己孩子的前途呀!”母親對此總是報以莞爾一笑,根本沒有把別人的話放在心上。中午時,由於母親回來晚,她總是一頓做三頓吃,回來熱一下便了事。難怪別人見了都埋怨母親不給我吃飯,瘦得跟杆兒似的。 兒時的我英語差,七八十分與我打上了交道,我央求母親給我報個補習班。母親不同意說:“要想學好英語自己學,我有一本我上初中的英語語法書,你自己看吧!”母親邊說邊遞給了我,這是什麼語法書呀!書已經泛黃,而且隨著英語教學的改革,書中還有錯誤。於是,我對母親說:“這都什麼年代了?你這過時的英語書還有錯哩!這不是誤人嗎?”母親嚴肅地說:“書中是有錯,可如果你都學會了,考個九十分不成問題,萬變不離其蹤嗎!”說歸說,為了自己的成績,硬著頭皮看吧!可看書不能跟老師講現成的比呀!我隻能一步一步地看,不懂的地方還要及時弄懂,真費了不少功夫呀!

長大了,我才被母親“放羊式”的教育方法感動,母親是不管我,可她是不希望我在她的翼下成長呀!母親是不給我報班,可她是希望培養我的自學能力呀!母親是對我不夠寵愛,可她是希望我遭受挫折,曆經磨難,長成一棵參天大樹呀!在人生的道路上,我雖在路途中跑得不快,可終點卻比其他人還要早到達。小學畢業成績,我語數都是全年級第一,這些都

歸功於母親的放羊式管理。 母親呀!你的教育方法讓我感動,在接下來的成長曆程中,我不怕挫折,不怕失敗,不怕困難,因為我學到了,學到了別人學不到的東西,這些都來源於您的甩手教育,感謝啊!母親..

日記

2006年12月2日晴心情:一般 今天,我的心情之所以一般,是因為我做了一件令我後悔莫及的事。 早上,我和爸爸媽媽一起去姥姥家。一路上,我都懷著對姥姥、姥爺無限的思念之情,總想一下子見到闊別已久的(她)他們。 到姥姥家,要倒一次車。在等車時,每到一定時間,就會有發廣告的人排著隊過來,然後把傳單往我們手裏塞。 手裏的廣告紙已經有三四張了,我便隨手扔了幾張。我剛扔下,一位身穿桔色上衣,頭戴一頂髒乎乎的小帽子的老爺爺,慢慢地走到我跟前,用哆哆嗦嗦地手拿起一把光禿禿的掃帚,把我腳下的廣告紙掃到了簸箕裏。這位清潔工老爺爺,沒有說一句責怪我的話,甚至沒有看我一眼。這時我才注意到,在我沒扔紙之前,老爺爺已經把地掃得幹幹淨淨。 上車後,爸爸媽媽都不理我了,想必是對我剛才的舉動表示不滿和責備的一種方式吧!而我知道,更多的是(他)她們為我感到失望。 我忍不住抹開了眼淚,不是因為(她)他們不理我,而是為我剛才的舉動而感到後悔、羞愧。或者,是我在扔這種方式來減輕我的負罪感。 一路上,我一直在做自我批判。我這樣做僅僅是不愛護環境衛生嗎?不!我這是在不珍惜他人的勞動成果呀! 想想以前,此類事件多如牛毛,可我從來沒有意識到。是這位老爺爺的舉動,讓我內心受到了一翻觸動,讓我的心靈受到了極大的震憾。有時候,一件小事會改變你的一生,一個微不足道的舉動會讓你內心生出一番苦澀.. 唉!真沒有想到,我以前一直是一個不合格的學生。 老爺爺,我錯了。

生命·生命

“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小草的生命多麼旺盛。“咬定青山不放鬆,立恨原在破岩中。”竹子的生命多麼頑強!人從出生到死亡,始終擁有的便是生命。那麼,你是否把握住自己的生命呢?

霍金在21歲時,患上了萎縮性脊髓側索硬化症,醫生說他至多活兩年半。如果霍金在生命前軟弱一下,說:“算了,就剩下兩年半了。”那麼,他就會痛苦地生活,平庸地消失。

而他卻並不在意,等到病情惡化,他永遠坐上輪椅,也失去了說話的能力,但他還在一心鑽研宇宙奧秘,命運被他打敗了。兩年半後,他還活著,他不僅以自己的成就征服世界,更證明,人是可以向自己的生命挑戰。我現在不得不承認,這是一個奇跡。 劉胡蘭麵對敵人的鍘刀,大義凜然,麵對威逼利誘,義正辭嚴,不肯透露半點機密。從她的生命中流露出的是崇同的精神。毛澤東評價過劉胡蘭,說她“生得偉大,死得光榮”。她雖死猶生,會永遠活在人們的心中。“人固有一死,或重於泰冊,或輕於鴻毛。”烈士們的死,他們的一生活出了他們的意義,而那些苟且偷生的人,他們的一生卻毫無意義,雖生猶死。 我在電視上曾看這樣震撼人心的一幕。遷徙的角馬群在徒中遇到一頭凶悍的獅子,獅子找準目標,撲了上去,那隻角馬瞬間倒地,血從脖子上湧了出來。當獅子去尋找別的目標時,這隻角馬居然動彈一下。接著,它吃力地站起身。沉重的頭使它的腿也站不穩。“撲通”一聲,它倒下了,它沒有放棄,用兩條後腿撐住地,前腿吃力地站起來,向前挪了一步。它的身上仿佛壓著千斤重量,又倒下了。它的腿原來也瘸了。這時,獅子躥了過來,殘忍地撲向它動彈不得,獅子張開血盆大口,角馬終於倒下了。我呆住了,自始至終,好像沒眨一下眼睛。 生命隻有一次。隻要眼裏充滿希望,不斷進取,就一定會活得有價值,而不是平平庸庸,碌碌無為。既然能有幸呆在這個世界上的人,為什麼不對社會做出一點貢獻呢? 我為生命喝彩,生命催我奮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