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話說,正不娶臘不嫁,所以為了柳兒和劉林的婚事,我們在二月二龍抬頭這天,幫他們把婚事辦了。
初六一早,敬武帶著我到老太太房裏,公公婆婆也都在座,因為頭天晚上敬武已經都告過別了,所以我們並沒有更多的不舍場麵,隻是恭恭敬敬的給長輩們磕了頭,便動身了。
和沁昕坐在馬車上,清風趕著車,敬武有時騎馬,有時坐車,一路上悠閑自在,如此南行了半個多月,來到了一個南方小鎮。
小鎮不大,卻背山麵水,北麵是一條山脈,南麵被一條不寬的河流半環繞著,據說這裏氣候舒適,雖不至於四季如春,卻也是冬無三九,夏無三伏。
鎮子裏麵大多是商戶,而出了鎮子往山脈的方向,是一片村莊,當地人都是自家種著莊稼供自己吃,多餘的糧食拿到鎮上賣了,換些生活用品,因為氣候條件好,幾乎年年大豐收,所以日子過得也很悠閑。
當地有一種特產,是一種帶著清香的草,取名忘憂草,此草每年夏季雨水充沛的時候長勢凶猛,到了秋季足有一人多高,不傷草根的把草割下來,編成各種草製品,長得粗壯的老葉編成各種席子,籮筐,嫩葉編製成一些小裝飾品,每年都會有不少商人來這裏采購。
敬武在過節前一直忙碌著,就是把京城和北方的一些產業劃歸到敬略名下,隻留了這附近的三家店鋪供我們的用度,並且在這小鎮上,買了一家客棧,讓我不至於太無聊。
我們的住處並不在鎮子裏,而是在村莊裏,在村莊的東側小河邊上,一座不太大的院落,青磚墨瓦的房子,寬敞的院子,南牆邊一個小水池,裏麵幾尾金魚,院子西麵一塊已經開墾過的土地,種的不是菜不是花而是藥材。
七間寬敞豁亮的北方,延出一米的廊棚,廊棚下兩張藤椅一個茶桌,可以遮陽擋雨的享受悠閑的時光,這些都是我喜歡的。
“你早就準備好了?”我看看站在身邊的敬武。
“嗯,前兩年路過這裏,想到有朝一日能和你在這裏安家落戶,平平淡淡的過一輩子多好,便買了下來,隻是一直沒有好好的收拾,我在梁城發現你時才叫人來打理好這裏的。”遠離了京城,遠離了皇宮,脫開了影子捕快的身份,敬武就像變了一個人,臉上經常會有淡淡的笑容,線條也柔和了許多,看上去更加玉樹臨風。
如此休息了幾日,敬武又開始忙碌起來,他並沒告訴我去幹什麼,就說過幾天就知道了,我和沁昕深感無聊,便結伴在村子和鎮子裏閑逛。
這天,我和沁昕被敬武和清風送到客棧,說讓我們在這裏住兩天,我們問了半天,他們都不肯說原因,我想著一定是個大驚喜,我也就滿心期待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