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下,明黃色衣服的女人正低頭看著靠在門角休息的黑衣人。
她並沒有上前查看傷勢樣子,隻是用淡淡的帶些質問的語氣道:“這麼多年了,隻有這樣的事情你才會來敲響這扇門嗎?”
黑衣人沒有說什麼。不知道是不願說,還是不想說,或者不能說。
透過麵具,仿佛能在他眼睛中看到一種笑,辛酸的笑。
“想必,他終究是來了吧。”女子歎了口氣,自言自語道。
“算了,要是他來了,我就跟他走吧。”明黃衣服的女子有點悲傷地看著黑衣人,“這座城,你守不了一輩子。”
黑衣人沒說話,搖搖頭,起身返回他的藥鋪。
廚房裏,黑衣人沉坐在灶下,看著灶膛的火苗沉默地發了會呆,直到那口鍋青煙直冒的時候,才起身拿起油壺,倒了淺淺一層,剛好蓋住鍋底。
然後他又發了會呆,油煙熏得他眼發紅的時候,才拿起菜刀,鏟起一旁鍋蓋上的薑末蒜末,往滾燙的菜油裏一撒,油滴伴隨著刺啦刺啦的聲音四濺,片刻後再給上半瓢冷水,於是整個廚房都安靜了。接著,黑衣人回灶下加了一把火,再回灶上撒了些鹽,蔥花,花椒,辣椒,醬油,醋;再將滾開的湯水舀起,剛剛好半碗。
乘著鍋熱,再倒進半鍋冷水,回到灶下狠給了幾根柴,冷水變開水的時候,黑衣人打開櫥櫃,拿出一紮麵扔進鍋裏,蓋上鍋蓋,然後到院子裏給那匹站著的老黑馬拉了一捆上好的草料,再回廚房將煮好的麵條撈起來放進那碗湯汁裏,拿起筷子,拌了拌,坐在門檻上認真地吃了起來。
同時,他和老黑馬的傷口正以肉眼可見的速度慢慢愈合著,直到毫無痕跡。
這是神奇的事情,好在沒有人看到。不然很多人都會窮其所有,去追尋能如此快速恢複的法子的。
老黑馬的草吃完了,黑衣人的麵也吃完了;當然,恐慌也終於傳到城裏來了。
過了一會兒,他提起那根父親傳給他的精鐵棍,將桌上剩餘了幾個薄餅塞進懷中,一言不發地出門了。“城東有怪物。”城東的鐵匠張一身血,在回來的路上,緊握在手中的鐵釺早已彎曲,進門的時候,他一臉沉重地對門口係著圍裙的妻子淡淡說道。
“相公.”鐵匠張的妻子,平常人都喚她張家娘子。也許是因為鐵匠有著可觀的收入,亦或是鐵匠異常地疼愛他家夫人,平常她很少幹些家活,所以張家娘子雖然已是三個孩子的母親,但皮膚依舊白皙,吹彈可破。
看著一臉沉重的丈夫,張家娘子欲言又止,僅僅輕輕喚了聲丈夫。
記得十年前,父親執意要將自己嫁給城中米鋪老板兒子的時候,鐵匠張在自己屋前的柳樹下坐了三天三夜,就以現在這樣沉重的表情。
張家娘子將手背沾著的麵粉在圍裙上揩了揩,進屋準備了幾個煎餅,倒了一杯熱茶,端出來時,鐵匠張已經抱著一根被油紙包裹的棍子坐在了院中的石桌前。
鐵匠一聲不吭地啃完兩個煎餅,一口飲盡熱茶後,眼角竟留下了幾滴眼淚。
“娘子,如今的米鋪老板,不在城中吧。”
“恩。”張家娘子不知自家相公為何提這陳年爛穀子事。
“哎,提他也沒甚用了。早開始,我還想一封休書,望你今後找個好人家的可能。”
“相公,好端端的,為甚休奴家?”張家娘子一聽‘休書’二字,眼淚立即湧了出來。
張鐵匠知道自家娘子會錯意了,心疼地把她擁入懷中,道:“不休,不休。”但後麵的話卻再也無法繼續說了。
出了門,是一條青石板路,鐵匠記得當初就是在這條路上,第一次碰到自家娘子,當時她正端著一盆剛洗好的衣服,和一群同齡人正說笑著走路,結果被當時有急事的自己撞了個滿懷,剛洗淨的衣服連著盆一齊扣到石板上了。鐵匠笑了笑,然後又想到晚上家門口被一群姑娘圍著的場景,再然後就是幫這群姑娘錘了半個月的衣物。
左排第二十九塊石板。即使別處的石板有些斷裂了,有些鬆動了,但這塊石板依舊穩穩的,從來沒有更換過。因為當初那盆衣服,就是扣在了這塊石板上。鐵匠記得清清楚楚。
他在那塊石板上站了會,握了握手中的油紙棍,再也沒有停留,直奔東城門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