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計劃的內容,陳嶽鵬將利用6區等一係列案件所帶來的在民眾中的不良影響,拉動他的部隊組建一支反叛政府的軍事力量,而後在占領大部分f層地區,形成了一個完備的與聯合政府對峙的政權力量之後,以反-抗政府為幌子,暗中尋找這一批失落的戰艦武裝,同時為防止意外,也要繼續進行星空戰艦的研究,反-政府將在f層的地底建造一個軍事基地,用於對這一武器的研究。由於大廈係統隻相當於包裹在地球表麵的基層外殼,層級之間除了“電梯”係統,其餘都是由磁場的作用懸浮於空中,因此大廈係統並不能完全監測到地底深處所發生的事情,從大廈係統建成後兩百多年來對地殼運動預測的不計其數的失誤就可以看出。
大廈係統盡管可以監視人類的一舉一動,卻不能監視到複雜的人心。政府在通過這種方法嚐試著隱瞞大廈係統,以保證整個計劃最後的成功概率。
於是在陳嶽鵬按計劃開始執行之後,政府軍在f層軍事首腦弗萊的指揮下積極對反-政府軍事力量進行圍剿,卻從未真正成功對這支力量進行過削弱,陳嶽鵬一次又一次地率領反-政府軍擊退聯合政府的進攻,這使他在f層民眾心中積累了極高的威望,隨後,政府一點一點地開始將f層各區的軍事力量撤至19區,即“電梯”係統所在地,這期間為了防止史前文明通過大廈係統對人類的這一舉動產生懷疑,在華成宇的授意下,政府象征性地與反-政府軍進行了幾場決戰,而後且戰且退。
整個f層除19區之外,全部被交付到了陳嶽鵬所建立的邦聯政府手中,陳嶽鵬開始在這廣袤的土地上開始進行著堅持不懈地尋覓著這一批超規模武裝的蹤跡。
隨著時間的推移,事態的發展還是漸漸超出了華成宇的預料,“黑體”的發現以及其被證實對人類群體進行大規模滲透,使得大廈係統的威脅性日漸明顯,民眾中的質疑聲也日漸高漲,同時,對於政府的不作為,使得這幾百年來積澱下的威望與信譽不斷地下跌著。
在之後霍浩向華成宇提出了“科技非對稱論”,第一次詳細地闡述了對於大廈係統的過於先進並不符合這個時代人類的實際發展情況的說明與懷疑,但被華成宇粗暴打斷,他並不是不認同霍浩的觀點,相反,他對於這個觀點,實際上持與霍浩相同的態度,但是出於對大廈係統的防備,他不能讓這種觀點與論調在整個社會中傳播開來,為了保證“絕地”計劃的成功實施,作為政府的最高執政,他必須要嚴格控製對大廈係統不利的看法,一旦有關於大廈係統威脅性的見解,如果不加以控製,那麼這些信息最終都會被大廈係統所獲取,“黑體”作為史前文明的主體組成部分,它們若是知曉這一情況,一定會作出相應的對策進行調整,這樣很有可能給原定實施的計劃造成不必要的麻煩。
但令華成宇以及陳嶽鵬一直感到失望的是,在反-政府軍起事之後的一年多時間裏,盡管邦聯政府調動了相當一部分的人力以及最為先進的探測儀器,都沒有發現當年在20區地底的這些巨型戰艦,整個計劃被卡在了這一關鍵環節中,遲遲沒有進展。
“黑體”對人類的滲透不斷頻繁,感染者的數量在一天天瘋狂增長著,遺址大陸在關島附近浮出海麵,並發動了大規模的次聲波攻擊,先後的兩次悄無聲息的進攻給邦聯政府造成了巨大的損失,最後一次更是直接導致了整個東海艦隊的覆滅,陳嶽鵬知道他們已經沒有多少的時間,在華成宇主導“溯流”計劃之後,人類本該看到一絲希望,但其後千人分隊成員與政府失去聯係,使得這一方麵的前景變得撲朔迷離。
史前文明對人類世界的如今腳步不斷加快,直至全麵發動對人類的戰爭。
陳嶽鵬一直沒有放棄希望,邦聯政府頂著戰事吃緊的壓力,不斷從軍隊中抽調人手,在f層的各個轄區內仔細搜索著。終於有所發現。
幾天前,在f層原南極洲地區一處巨大的塌陷穀底平原中,發現了“絕地”計劃執行以來所一直尋覓的東西。
考慮到此時戰爭已經爆發,星空戰艦在整個f層又無可供降落的地點,想要在短時間內遷移大量人口抵達這裏登上艦船,這需要在整個行動過程中不受到任何外來不利因素的幹擾。
思量再三,陳嶽鵬最終做出決定,將這一批大型武裝中分離出五艘戰艦,用於運載撤離的人員,剩下的所有武裝力量,全部用於對抗“黑體”的軍事行動中,為這五艘戰艦上的人員全員登艦提供充足的時間。
五艘戰艦,加上各種生存資源的運輸儲存,最多可以為將近五萬人提供庇護,這樣數量的人口,如果在保證效率的情況下,最少一天就能夠完成全部的撤離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