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已經適應有屋有床的生活了,再突然回到原始,還真的不適應,就像柳明全明明已經有了一個假肢了,突然沒了,別提多難受了。臨時再做一個又沒有合適的枝杈。隻能先砍了一根樹枝,像開始那樣當做拐杖,假肢的事還是以後再說了。
這一夜,在不適應中湊合著熬過來了。
天亮了,必須先著手搭建棚屋。
他們在附近轉了一下,找到塊相對平緩的地方,周圍的樹木不是太高,大多是粗壯的灌木,遮擋不住太陽,幾塊從高處滾落下來的石頭,很容易就被挪到了旁邊,有一塊巨大的山石做依托,不遠的地方還有一股泉水,查理用手撩了一把,嚐了一下,是淡水,這是比較合適的搭建棚屋的場所了。柳明全向上邊望望,看看有沒有容易滾落下來的石頭,感覺還是可以放心。
作支撐的樹木附近就有,山上沒有芭蕉樹,芭蕉葉還去海邊采集。
查理和羅蘭在砍伐著樹幹,準備做棚屋的支撐,柳明全不方便,走不了那麼遠的山路,就讓羅蘭去采芭蕉葉,他和查理砍樹搭架子。
材料準備工作很順利,搭建架子可不易。
山上不是海灘,海灘的沙土相對很鬆軟,立柱很容易深紮下去,形成穩固的支架,而山上的地標的泥土很不均勻,而且,泥土裏的這種植物的根係縱橫,挖一個深坑就不是件很簡單的事情。費了點事,還是弄好了。
又仿照原來的樣子,搭建了床鋪,晚上可以睡在床上,總比地上要舒服很多了。再去采來一些芭蕉葉子,鋪在石頭上空地上在太陽下曬了,軟軟的暖暖的還泛著青葉的新鮮味道,不錯的感覺。
捆綁支架的棕繩照例還是惠子弄的,她現在做這些已經十分的熟練了,還有羅馬裏奧幫著她,很快就搓出一些粗細長短不一的棕繩,讓男人紮框架使用。
忙活完了,柳明全叫上幾個人,說了一句跟我走,也不說幹什麼,就走在前麵下山去了。
昨晚沒睡著的時候,柳明全想到了海灘上的那兩個墓堆,田中秀夫和那個不知名的女人的墳。海嘯過後,估計肯定是給衝毀了,他們埋得很深屍骨應該不會有問題,隻是墓堆需要從新做了。
走下山來,往原來墳墓位置走的時候,大家明白要做什麼了。
果然找不到原來的墓堆了,海嘯已經把墓堆夷為平地了。好在那些樹木還在,盡管已經是歪斜的了,他們幾個憑著記憶的印象,還是找到了墓堆的位置。
他們把沙土向下挖了一點,挖到了覆蓋遺體的芭蕉葉,確認了遺體下葬的準確位置。
大家在做墓堆的時候,惠子就跪在墓堆的前麵,眼裏飽含著眼淚,充滿了悲傷和感激。墓堆做好,查理照例做了一個十字架並做了禱告。柳明全還按照山東人風俗習慣,在墳頭上壓上一塊石頭,表示圓過墳的。
大家在做默哀的時候,惠子就跪在他們麵前,說,“柳,謝謝,查理,謝謝,羅蘭,謝謝,你們都是大好人。”
逐一謝過以後,柳明全把惠子拉起來,惠子說了句,“柳,真的謝謝,你還想著秀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