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6章 川崎裏俊的大學(1 / 2)

日本早在明治維新時代,推行新的天皇製度以後,就迅速走上了向周邊國家擴張的軍國主義道路,並且製定了以中國朝鮮為主要進攻對象的政策。20世紀初,日本在日俄戰爭以後,在中國東北取代了老毛子,屯駐關東軍,把東北作為對華殖民擴張的基地。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日本擴大對華侵略,出兵山東占領青島,迫使袁世凱接受日本的“二十一條”,一戰以後,日本加緊掠奪中國朝鮮以擺脫其政治經濟方麵出現的危機。1931年9月18日,日本發動“九一八事變”,對中國東北發動襲擊,次年,1月28日,日本軍隊進攻上海,向鎮守上海閘北的國民第十九路軍發動進攻,並攻占大片華北土地,又在東北建立滿洲國,在華北搞自治運動,企圖長期占領這些地區。1936年,日本製定全麵發動對華戰爭的計劃,並在日軍高級軍官中下達作戰部署。

1937年7月7日,駐紮在宛平城外圍的日軍,發動演習,並聲稱失蹤士兵一名,要求進入宛平縣城內進行搜尋,駐防此地的國民革命軍第29軍37師110旅219團予以嚴辭拒絕。日軍遂向宛平城內開火,並與次日晨包圍了宛平城,中國守軍進行了頑強抵抗,這就是曆史上著名的“七七事變”又稱“盧溝橋事件”

此後,日本軍隊大舉進攻華北,進而全麵進攻中國,由此,中日之戰全麵爆發。

這一年,日本小夥川崎裏俊,已經年滿17歲了。

裏俊的父親是一名中學教師,為人師表一生清廉,在當地很有名氣,可謂桃李滿天下;裏俊的媽媽主理家政;他還有一個小他兩歲的妹妹川崎貞子,是當地女子高中的學生;一家四口生活在距離東京都1000公裏以外的九州熊本。看起來,戰爭似乎離他們還很遠。

這一年,川崎裏俊麵臨著大學的抉擇。

川崎裏俊是個聰明才子,17歲正是獲取知識的最好的年齡,加之天生聰慧,文學繪畫曆史地理科學技術幾乎無一不曉,甚至對於中國的書畫也略知一二。於是,川崎裏俊對於大學以及未來的選擇就有了寬廣的範圍。

在日本,川崎家族是有著重工業製造曆史淵源的。

自明治維新時代川崎大藏在政府的幫助下建立了川崎築底造船所。1906年,川崎造船所交付給日本軍隊第一艘國產潛艇,並於當年生產了第一台日本產蒸汽機車,從此,奠定了川崎家族在日本軍工及重工業中的地位,開始了川崎家族100多年輝煌的發展曆程。

而川崎家的很多男人,自然也成為川崎重工裏各個領域中非常重要的人物。

川崎裏俊兄妹出生在九州的熊本市。

當初,川崎先生選擇離開東京來到熊本,就是想遠離川崎家族的勢力範圍,遠離這個為日本軍隊提供軍火支援的川崎重工,而不受川崎家族的影響,到一個不為人知的地方生活,甚至想切斷自己與川崎家族的血緣關係,當然,血緣是不可選擇也是切不斷的。

川崎先生認為,在遠離川崎的偏遠小城熊本,川崎重工對川崎裏俊應該不會有多麼重大的影響,他未來的職業發展也完全不用考慮川崎這個姓氏的影響了。

偏偏思想活躍的川崎裏俊是一個很有家族榮譽感的青年人,這有點像中國的孔孟之後,雖說現在已經是第多少代都數不清的子孫了,但是,家族姓氏榮譽感還是一道很好的光環。而身為川崎的後人,川崎的榮耀和要為川崎做點什麼,抑或是像川崎家族一樣為國家做點什麼的信念,還是牢牢的樹立在川崎裏俊的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