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炷沉下心去,並沒有被“九九重浪訣”如此強大的威力給震懾住心神,反而更加注重其修煉途徑來。木炷知道,威力越強大的功法往往也就意味著修煉的過程也就越複雜,所以木炷真正地想要憑借這功法變得強大的話,就必須要有忍受得住常人難以忍受的磨難的信念和決心。
“之所以為你選擇了這麼一部煉神功法,是因為我感覺這部功法簡直就是為你量身定做的。經過你爺爺的研究,他得出結論,要修煉吧這部功法最主要的是心境的感悟。對自然、對人事、對天地間的至理摸索的越清楚,修煉起這部功法來也就會越來越得心應手。這部煉神功法可以說是走了一條捷徑,直接觸摸到了感應天道的層麵,不過正是因為這一點,所以說才會又很少的人能夠成功。你所說的那個什麼《易經》應該就是講求天道的典籍,我相信你一定能夠憑借對《易經》的領悟來把‘九九重浪訣’修煉至大成的。木炷,希望你不要讓我和你爺爺失望,一定要找到回家的路啊,你爺爺還在等著你呢。”說著,那團黑色的記憶仿佛黯淡了幾分似的,木炷知道龍九天的神識已經真正地消散了。
木炷按壓下心中的那一陣悲慟,不免又對那修煉功法期待起來,接著把自己的神識沉浸在了那團包含著“九九重浪訣”的功法之中。
把心神沉浸在那功法中,木炷的心神完全被那功法的神奇給震懾住了,隻見功法寫著:“人之神魂,蓬鬆散亂,若雲身,似泥形,欲堅己心神而不為外物搖動,必凝神一線,鑄就神識輪環,諸心通用,神凝而魂聚,魂聚而魄全,魄全則諸般森羅象不足懼,世間艱困不足慮矣。凝神成線,需淨心沉神,得入寂滅心態,狀若枯木,不為外物所動,聚神識於魂珠,凝魂珠為己用,則百邪不侵,萬惡避途。天下術數,九為極;陰陽轉承,生為道。觀滄浪之滔滔不絕,不息不休,力無窮,勁無止,是載力者多,而載力者無所盡且綿強矣。欲煉神,必先凝神,神聚而後分,一分為九,九中一再分為九,九九……九九無窮盡矣。循環往複,神識之力強而無敵指日可待也……。”
“原來第一步要做的就是凝神,所謂的凝神不就是集中自己的注意力嗎?”木炷自言自語道。
木炷想的不錯,但是並不是說想到這一點,就能夠把入得“九九重浪訣”的門牆。古往今來想到著的人多了去了,但是把“九九重浪訣”練至大成的人卻是伸指可數,就是因為他們都沒有找到一種方法能讓自己陷入凝神為一的狀態。
“如果隻是想著煉神,或者說是一直都想著與煉神相關事情,我一定不能真正地專心起來,我應該拿什麼來鍛造自己神識的強度呢?”木炷不由得迷惑起來。
“對,《易經》……。”木炷興奮地在心中吼叫道。
木炷準備依靠自己對《易經》的理解來突破凝神的瓶頸,利用物極必反的原理,正如他陷入心寂境界的方法一樣。隻不過那一次用的是動極生靜的原理,這一次他將要使用的是亂極生凝的道理,說起來都是陰陽相生的道理。
說到神亂,木炷的心神再也沒有如同現在這麼亂過,隻不過先前為了修煉神識,木炷把自己心中的鬱結都壓抑了起來,如今木炷沒有想到這些亂糟糟的情緒居然會對自己凝練神識有著不可小瞧的作用,頓時撤開了一直壓抑著思緒的心神。
隨著神識的鬆懈,一股雜亂的如同蓬生的茅草般的思緒如同潮水般向木炷洶湧而來,木炷感覺自己的腦海如同有十五個吊桶打水那般,七上八下的,頗為亂雜,竟是差點沒有丟了心神。
一絲絲的心魔之氣因為木炷的神識動蕩而悄然衍生,黑色的心魔之氣閑蕩在木炷的神識之海中。隻不過那些心魔之氣還沒有來得及興風作浪,便是被懸浮在木炷神識之海中的鎮魔符牌給滌蕩的沒有了身形,仿佛是不曾出現過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