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2章 石青陽團結西南 孫中山宣言北伐(3 / 3)

本大元帥於去歲之春,重蒞廣州,北望中原,國本未寧,危機四布,而肘腋之地,伏莽縱橫,乘隙思逞,始欲動之以大義,結之以忠信,故倡和平統一之議,以期銷弭戰禍,扶植民本。不圖北方跋扈武人曹錕、吳佩孚等,方欲窮兵黷武,摧鋤異己,以遂其僭竊之謀,乃勾結我叛兵,調唆我新附,資以餉械,嗾其變亂,遂使百粵悉罹兵燹,北江群寇,蜂擁而至,東江叛兵,乘時蠢動。西江南路,跳梁亦並進。當此之時,以一隅之地,搘四麵之敵,賴諸將士之戮力,人民之同心,兵鋒所指,群賊崩潰,廣州根本之地,危而複安。在將士勞於征戰,喘息不遑,在人民疲於負擔,筋力易敝。然革命軍不屈不撓之精神,已漸為海內所認識矣。曹、吳諸賊,既不獲逞於粵,日暮途遠,始竊名器以自娛,於是有骫法行賄,瀆亂選舉之事。反對之聲,遍於全國,正義公理,本足以褫奸宄之魄,然天討未申,元凶稽戮,轉足以堅其盜憎主人之念。湖南討賊軍入定湘中,四川討賊軍規複重慶,形勢甫展,而大功未就。曹、吳諸賊,乃益無忌憚,既吮血於福建,遂磨牙於浙江,因以有東南之戰事。逆料此戰事,且將由東南而漸及於東北。去歲賄選時代所醞釀之大戰,至此已一發而不可遏。以全國言,一切變亂之原動力,在於曹、吳,其他小醜,不過依附以求生存,苟能鋤去曹、吳,則亂源自息。以廣東言,浙江、上海實為廣東之藩籬,假使曹、吳得逞於浙江、上海,則廣東將有噬臍之禍。故救浙江、上海,亦即以存粵。職此之故,本大元帥已明令諸將,一致北向討賊,並克日移大本營於韶州,以資統率。當與諸軍會師長江,飲馬黃河,以定中原。其後方留守之事,責諸有司。去歲以來,百粵人民,供億軍費,負擔綦重,用兵之際,吏治財政,動受牽掣,所以苦吾父老兄弟者甚至。然存正統於將絕,樹革命之模型,吾父老子弟所有造於國者亦甚大,當此全國鼎沸之日,吾父老子弟,尤當蹈厲奮發,為民前驅,掃除軍閥,實現民治,在此一舉,其各勉?!毋忽。九月五日。

最近數十年來,中國受列強帝國主義之侵略,漸淪於次殖民地,而滿洲政府仍牢守其民族之特權階級,與君主之專製政治,中國人民雖欲自救,其道無由,文乃率導同誌,致力革命,以肇建中華民國,爾來十有三年矣。原革命之目的,在實現民有、民治、民享之國家,以獨立自由於大地之上,此與帝國主義,如水火之不相容。故帝國主義,遂與軍閥互相勾結,以為反動。軍閥既有帝國主義為之後援,乃悍然蔑視國民,破壞民國,而無所忌憚。革命黨人與之為殊死戰,而大多數人民,仍守其不問國事之習,坐視不為之所,於是革命黨人,往往勢孤而至於蹉跌。十三年來,革命所以未能成功,其端實係於此。廣東與革命關係最深,其革命擔負亦最重,元年以來,國事未寧,廣東人民亦不能得一日之安。九年之冬,粵軍返旆,宜若得所借手,以完革命之誌事,而曾不須臾,典兵者已為北洋軍閥所勾引,遂以有十一年六月之叛亂。至十二年正月,借滇、桂諸軍之力,僅得討平,然除孽猶蜂聚於東江,新附複反側於肘腋。曹錕、吳佩孚遂乘間抵隙,嗾贛軍入寇北江一帶。西江南路亦同時嘯起,廣州一隅,幾成坐困。文率諸軍,四圍衝擊,雖所向摧破,莫能為患。然轉輸供億,苦我廣東父老昆弟至矣。軍事既殷,軍需自繁,羅掘多方,猶不能給,於是病民之諸捐雜稅,繁然並起。其結果人民生活,受其牽掣,物價日騰,生事日艱。夫革命為全國人民之責任,而廣東人民所負擔為獨多,此已足致廣東人民之不平矣。而間有驕兵悍將,不修軍紀,為暴於民,貪官汙吏,托名籌餉,因緣為利,馴致人民生命自由財產,無所保障,交通為之斷絕,廛市為之雕敗,此尤足令廣東人民歎息痛恨,而革命政府所由彷徨夙夜,莫知所措者也。廣東人民身受痛苦,對於革命政府,漸形失望,而在商民為尤然。殊不知革命主義為一事,革命進行方法又為一事。革命主義,革命政府始終盡力,以求貫徹,革命進行方法,則革命政府,不憚因應環境以求適宜。廣東今日此等現狀,乃革命進行方法未善,有以使然,於革命主義無與。若以現狀之未善,而謗及於主義之本身,以反對革命政府之存在,則革命政府,為擁護其主義計,不得不謀壓此等反對企圖,而使之消滅。三十餘年來,文與諸同誌實行革命主義,不恤與舉世為敵,微特滿洲政府之淫威,不足攖吾懷抱,即舉世之訕笑咒詛,以大逆無道等等惡名相加,亦夷然不以為意,此廣東人民所尤稔知者也。故為廣東人民計,為商民計,莫若擁護革命政府,實行革命主義,同時與革命政府,協商改善革命之進行方法。蓋前此大病,在人民守其不問國事之習,不與革命政府合作,而革命政府為存在計,不得不以強力取資於人民,政府與人民之間,遂生隔膜。今者革命政府不恤改弦更張,以求與人民合作,特鄭重明白宣布如左:(一)在最短時期內,悉調各軍,實行北伐。(二)以廣東付之廣東人民,實行自治。廣州市政廳克日改組,市長付之民選,以為全省自治之先導。(三)現在一切苛捐雜稅,悉數蠲除,由民選官吏另訂稅則。以上三者,革命政府已決心實行,廣東人民,當知關於革命之進行方法,革命政府不難徇人民之意向,從事改組。唯我廣東人民,對於革命之主義,當以熱誠扶助革命政府,使之早日實現,庶幾政府人民,同心同德,以當大敵。十三年來未就之緒,於以告成。中華民國實嘉賴之。

各省人民,聽說中山誓師北伐,都延頸盼望,巴不得革命軍早到。正是:

大地幹戈無了日,萬民端望義師來。

未知後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毒蛇螫手,壯士斷腕。民國成立,經十餘年,而民困益甚者,無他,革命之功,未能徹底,猶之毒蛇噬人,手已螫而腕不忍斷,浸假且毒蔓全身,不可救藥也。讀孫先生北伐宣言及布告,所謂不忍黷武,而不得不用兵之苦衷,胥剖晰明白,人民無不愛和平,知北伐之目的端在和平,當無不憬悟奮起,共襄義師者,北伐成功,基於是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