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為抵禦日本侵略進行備戰可以追溯到20世紀30年代初期,從那時起至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德國、蘇聯和美國先後是向中國提供軍事援助並進行合作的主要國家。本文主要從中國的角度來考察這段曆史,並著重探討兩方麵問題:第一,中國與上述三國進行合作的背景及國民政府在尋求外國援助時主要的軍事、外交和內政考慮;第二,這三個國家向中國提供軍事援助的過程、規模及其在中國抗戰中的作用。在本文的結論部分將對中德、中蘇、中美三種不同合作模式進行比較。
一、德國顧問與德國軍火輸華
1937年夏季抗日戰爭爆發時,南京國民政府指揮的中央軍是由德國軍事顧問訓練的,其中最精銳的“示範軍”裝備的是清一色的德式武器,中國主要的兵工企業依靠德國設備進行生產,甚至連中國的防禦計劃也是由德國軍事顧問製訂的。開戰後的第一場重大戰役“8·13淞滬抗戰”有大約70名德國軍事顧問參與指揮,以致一些西方人和日本人將這一仗直呼為“德國戰爭”(The German War)。考慮到納粹德國與日本的關係,這一幕似乎是奇特的;然而,這奇特的一幕自有其曆史的緣由。
中德之間的交往始於清王朝末年。那時,德國是侵略中國的西方列強之一,中德關係的基礎是不平等條約體係。在中德關係的早期發展中,德國便是向中國輸出兵工技術、製造設備、艦船和軍火的主要國家之一。民國初年,德國占據著中國軍火市場一半以上的份額。第一次世界大戰使中德關係發生了重大變化。一戰後,德國喪失了在中國的一切特權,但曆史卻為戰敗者提供了另一種機會。1920年代中期,中德關係不僅得到恢複,而且顯露出誘人的前景。在一些中國人眼中,德國是唯一的一個可以在平等基礎上與之交往的先進工業國;而在一些德國人眼中,中國恰好是重振德國經濟所需要的一個可以進行互利貿易的夥伴。一時間,無論是中國北方的北洋政府,還是南方的革命政府,以及一些地方實力派軍閥,都迫切地希望同德國開展經濟軍事合作。隻是由於中國政局過於混亂,德國魏瑪政府遲遲不知究竟把賭注押在哪一方才好。值得注意的是,雖然這一時期中德關係尚缺乏鞏固的基礎,德國軍備的發展也受到《凡爾賽和約》的約束,但兩國間傳統的軍火貿易已迅速恢複起來,德國重新占據了軍火輸華排行榜的首位。
1927年4月,蔣介石在南京建立了國民政府。這為中德之間開展軍事和經濟合作提供了新的機會。早在一年以前,當蔣密謀反蘇反共政策時,他就委托廣州中山大學教授、曾留學德國的朱家驊物色適當的德國人選,以便日後與蘇聯決裂之時讓德國人取代蘇聯軍事顧問。蔣之所以青睞於德國人,直接原因是他認為德國軍隊訓練有素、武器精良,可作為改造中國軍隊的借鑒;更深層的原因是他對德國人的好感與欽佩。青年時代,蔣即認為中國應向德國學習,主張把俾斯麥的“鐵血政策”作為指導中國實現統一的原則。後來,他甚至提出了一個口號:“德國民族的偉大精神乃是我們未來的榜樣。”現實的需要加之由來已久的精神崇拜,使蔣介石堅定了聯德的決心。1927年底,蔣在上海與朱家驊推薦的德軍退役上校鮑爾(Max Bauer)會麵。兩人進行了為時一周的長談。鮑爾就中國的軍隊建設和經濟複興提出不少建議,得到了蔣的賞識。
1928年,組織德國顧問團的計劃付之實行。3月,南京政府派出以陳儀為首的代表團由鮑爾陪同赴德考察。代表團有兩項任務,一是吸引德國大企業和財團加入中國的複興工作,二是聘請德國顧問、尤其是軍事顧問來華服務。這個代表團在德國進行了廣泛的活動,並同克虜伯、西門子等大公司簽訂了包括軍火在內的價值100萬馬克的意向性合作及貿易合同,這是南京政府第一次從德國訂購大批軍火。當年11月,一個德國顧問團終於組成並啟程赴華。值得注意的是,來華服務的德國人均以私人身份直接受聘於蔣介石,顧問團並沒有得到德國政府和軍方的承認。按照《凡爾賽和約》有關規定,任何德國公民即使以私人身份充當別國軍事顧問都是非法的,因此德國政府在這個問題上異常小心謹慎。但不管怎麼說,南京政府與德國方麵的軍事經濟合作由此開始。
鮑爾理所當然地成為在華德國顧問團的第一任團長,但其任職僅半年時間。在軍事方麵,他除提交了一些建議、初步組建起一支“教導隊”外,主要任務是協助蔣介石打內戰。1929年5月,鮑爾因在內戰前線染上天花去世。
從1930年5月至1934年5月,佛采爾(Georg Wetzell)受聘任德國顧問團團長。在華四年期間,佛采爾除協助蔣介石進行內戰和圍剿紅軍之外,也參與了中國軍隊兩次對日作戰的軍事部署與指揮工作,一次是1932年初上海的“1·28淞滬抗戰”,另一次是1933年初熱河的“長城抗戰”。在中日關係日趨緊張的情況下,佛采爾采取了不少措施來提高中國軍隊的戰鬥力。他有計劃地將鮑爾創建的“教導隊”逐步擴充為三個“示範師”,並組建了10個炮兵營,使蔣統帥的中央軍有了一支德式訓練和裝備的精銳部隊。他親自兼任中央軍校總教官,改進了中國軍事教育體製,提高了教學和訓練水平。他還提出了一套改革中國軍事體係的方案,促使國民政府組建工兵、汽車、高射炮、海岸要塞、電信、炮兵航空觀測機隊等專業化部隊。佛采爾任內,在華德國顧問團的活動開始得到德國官方的重視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