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8章 遠交近攻(1 / 3)

陳能芳,川軍第二師副師長兼參謀長,屬熊克武派係,曾因背叛劉湘企圖發動軍事政變被扣押。幕後支持者熊克武,在劉湘死後,很快讓陳能芳攬起軍政大權,鏟除異己的同時,安排親信就職不同崗位,隨後,熊克武將第二師部隊牢牢掌控。

原劉湘第二師部隊一個精銳團成建製覆滅,陳能芳還剩下兩個團,不得不向熊克武的第一師部隊求援,熊克武深感獨立旅的存在嚴重威脅軍政府的利益,除了在軍事上做準備,勒令獨立旅立即停止對德陽的進攻,否則軍政府有進一步采取措施的權利。

看著不痛不癢的警告信,馬大海確有自己的打算,看似平靜的電文譴責背後,能夠猜出,熊克武已經在暗中積蓄實力,找幫手了,為此,必須在熊克武動作之前,先四處活動一下。

楊森駐軍一個師在南充營山,跟獨立旅有軍火貿易聯係,9月25日,獨立旅派人送信到楊森駐地,同時帶去了兩百條繳獲的漢陽造步槍,一萬發子彈,以此加深今後的軍事、經濟方麵的合作。

隨後的兩天,還真是預先估計的那樣,雙方簽訂軍事互不侵犯合約,以三台縣大英鎮為界,各自軍政互不幹擾,楊森很痛快地簽訂了協議,此行的工作人員還帶回來楊森送給馬大海的瑞士金表一塊,還送來兩萬塊銀元,要求訂購一批新式軍火,對此,馬大海表示同意楊森的軍火采購,向楊森免費提供56式半自動步槍兩百條,子彈三萬發,悉數大洋全部退回,楊森當即表示,要跟馬大海結為異姓兄弟,近日將親自登門拜訪。

楊森,1884年2月生,字子惠,川軍第九師師長,為人有膽色,身材魁梧,渠縣碼頭仁字堂舵爺,於民國八年九月三十日,在三台縣杜甫草堂,與馬大海殺豬宰羊,結為異姓兄弟!

馬大海,1894年5月生,四川陸軍第五獨立旅旅長,於民國八年九月三十日,在三台縣杜甫草堂,與楊森結為異姓兄弟!

“馬兄弟,當哥子的比你大十歲,以後就莫喊楊師長了,喊老楊都行,哈哈哈哈!”,坐在牛頭山杜甫草堂石凳上的楊森押了口茶,高縣地說道。

“馬兄弟,願不願意加入我們渠縣碼頭仁字堂堂口,隻要你願意!掛個名也可以,兄弟的堂口歡迎你加入!”

“啥仁字堂口?”,馬大海不清楚地問道。

“渠縣仁字堂是川東北地區最大的哥老會,也是你們成都人喊的袍哥,在“仁義禮智信”這五個堂口裏麵,比如說仁字堂,就是有你我這樣的人,或是有點文化的人才能參加仁字堂,要講仁義。義字堂就是商人,經商的人參加義字堂。禮字堂就是五花八門的都參加,一般都是亂七八糟的人參加。智字堂就是一般百姓,信字堂也是一般百姓,級別最低的人就參加信字堂。”

“那曲縣的堂口有點大哦,堂主是哪個?”馬大海問道。

“愚兄不才,正是在下,哈哈哈哈!”,楊森笑道。

“馬老弟,下個星期二要開一次堂,我也要回趟渠縣老家,一起去了!”,楊森勸說的時候,馬大海笑到,“好,我就跟你一起去渠縣,好久出發?”

“最好下午就走,估計到渠縣要一天半時間,很多地方不通車,從綿陽坐船到射洪、遂寧,再開車一段路坐船,差不多明天這個時候能到!”

“好!事不宜遲,喊兄弟們把軍火裝上船,對了,再裝100條自動步槍!”,馬大海耿直地說到。

“馬兄弟,這是三萬銀元的條子,親兄弟,明算賬!”,馬大海本想不收的,可堅持不過楊森的固執,袍哥人家講究仁義不假,但絕不會做占兄弟便宜的事情。

一共五艘大船滿載著軍火,沿著涪江水域順流而下,在天黑的時候就到了遂寧市,軍火船上裝載著85箱77-1式手榴彈,7.62毫米手槍(54式)160支,半自動步槍200條,自動步槍100條,來複槍50把,雙管獵槍400杆,各型號子彈7萬餘發,再加上軍用炸藥3.1噸,楊森裝備上這些武器,在川東北地區稱雄一方不是問題。

船隊從綿陽出發,先是到達遂寧,再從江陵江轉道至南充,連續趕了半天一夜的路,第二天上午九點左右到了營山,也就是楊森的第九師駐地。

“兄弟們!快來下軍火!”,車隊剛到師部大院,楊森的警衛連有一百多人,臉上都露出了發薪水時才有的笑容說道,“財了!財了!好多軍火!”

一箱箱的軍火堆在大院裏麵,至於怎麼安排就是楊森的事了,下車後的馬大海在縣城睡了三個鍾頭時間,中午飯在楊森師部機關食堂吃飯,自然少不了一頓醉酒。

楊森第九師副團以上軍官作陪,十來人圍著圓桌吃火鍋,煮的新鮮河魚,好幾種魚馬大海都沒見過,像後世國家保護動物之類的娃娃魚,除了馬大海感覺新鮮不斷地往碗裏麵夾,鍋裏麵煮熟了也沒啥人吃,配菜倒是解決不少,像臘肉香腸,肘子,回鍋肉,還有鹵肉涼菜花生米等配菜弄了滿滿一桌。

“兄弟們,我來介紹下,這位就是我常跟你們說的馬旅長,我拜把子兄弟,等下你們要多走動酒哦!”,楊森說到。

“兄弟們,先來前三杯後麵隨意整,首先為馬兄弟一路辛苦接風洗塵,第一杯酒,我們一起來,喝了!”,眨巴一下嘴的馬大海感受著茅台酒的濃香,說到,“兄弟們以後就是一家人,不存在單獨跟我喝,今天高興,兄弟們隨意!”。

“二爺,不能隨意哦!”,楊森手下的一個團長說到,“二爺雖然還沒有正式拜堂口,但也是我們渠縣碼頭仁字堂的兄弟,我們仁字堂的兄弟不喝酒不行啊,換大碗來,小杯子喝起不過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