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大事了,“9.31襲船戰”發生的次日上午,各國新聞報紙、廣播媒體無不刊載了協約國艦隊在亞太武漢港全軍覆沒的消息。美國《華盛頓郵報》發表文章稱:“英軍遠東艦隊司令威爾在這次戰爭中身亡,本年度最具震撼人心的新聞,莫過於在同一個地方摔倒兩次的英軍遠東艦隊,相對第一次被襲,這次更具災難性,喬治總統將麵臨執政以來最為嚴重的政治危機。”
華盛頓郵報刊登了英軍自介入亞太四川地區以來,所有衝突的傷亡數據。
“遠東艦隊於5月3日,與萬縣守軍部隊爆發衝突,雙方交火兩個小時,艦隊長少將紮爾裏和英軍士兵140人陣亡。”
“8月10日,四川軍政府海軍潛艇襲擊英軍武漢碼頭艦船,造成12艘艦船被擊沉,英軍士兵1167人死亡,567人受傷,224人失蹤。”
“9月22日,軍政府潛艇再次於武漢長江水域襲擊遠東艦隊,擊沉武裝運輸艦1艘,炮艦2艘,英軍官兵167人喪生,85人受傷。”
“9月25日,平善壩炮戰,英軍損失艦船9艘,死傷士兵519人。另有一艘武裝運輸艦在撤退途中遭到一枚400毫米以上臼炮襲擊,造成218人死亡,57人失蹤”
“9月30日,協約國艦隊於武漢港再次被軍政府潛艇襲擊,英軍損失艦船9艘,陣亡士兵857人,受傷455人,失蹤169人.”
隨後列出協約國艦船損失數據:
“俄國損失1艘4200噸級巡洋艦,士兵傷亡573人。”
“日本損失一艘“出雲號”排水量近萬噸的裝甲巡洋艦,死傷士兵418人”
“法國損失艦船6艘,1艘3200噸巡洋艦,4艘炮艦,1艘補給船,陣亡士兵1581人,失蹤477人”
華盛頓郵報有著政治背景,消息來源比較多渠道性,報紙刊登以上新聞數據,並配上曾經威風無比的大英帝國戰列艦沉沒時的圖片,下麵觸目驚心的刊登著英軍陣亡士兵人數,曆次戰役過程,裝備、人員損失情況,如此勁爆的新聞,在言論自,由的國度,華盛頓郵報當天出了200萬份報紙全部賣完了,各處報點不得不打電話催促印務部門多送些報紙過來,報社的接電話的工作人員電話一直沒停過。
華盛頓郵報總編伊斯特利在這天興奮的手足舞蹈,不停的跟報社的編輯們說,我要軍政府的一切新聞,趁這段時間大賣!
在美國首都出版的《華盛頓郵報》,是一家很有影響的對開日報,其聲望僅次於《紐約時報》,由於它地處首都,一些記者、編輯與政界很熟,對聯邦政府和國會活動的報道、評論、分析較多,而且時有“內幕”新聞透露,一直為讀者所重視,號稱是美國政界人士必讀的報紙,也是了解和研究美國內政外交的重要報刊之一。該報於1877年12月6日創刊,屬於格雷厄姆(Graham)家族為代表的華盛頓郵報公司,分平日版和星期日版。
這天不隻是《華盛頓郵報》瘋狂,美國的《洛杉磯時報》、《紐約時報》、《華爾街日報》、《紐約每日新聞》、《紐約郵報》、《基督教科學箴言報》、《巴爾的摩太陽報》等報紙無不刊載了協約國艦隊在遠東失利的新聞。
“在兩個月的戰爭中,四川軍政府打贏了協約國艦隊的戰爭!”
德國報紙《前進報》發表文章稱:“這是一場神聖的戰爭!”。文章說:“如果說有所謂‘神聖的戰爭’,那麼,四川人民奮起抗擊以主子姿態出現的外國剝削者的戰爭,正是這樣一個‘神聖的’民族戰爭,他們用血肉之軀打敗了無敵的協約國艦隊!”
在報紙封麵,馬大海身著樸素棉衣,在欠收的田野裏,左右手抱著瘦骨兒童,慈祥的給孩子們喂著德國援助四川軍政府的壓縮餅幹。任誰看了都忍不住同情,看那孩子多可憐啊,吃不飽飯,穿不暖衣,餓的那麼瘦,這一切都是西方國家的無恥封鎖造成的。
《前進報》記者約翰采訪實錄,在報紙第二頁刊登了馬大海講話。
“我們軍政府人民經過英勇鬥爭,終於推翻了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和官僚資本主義的統治,取得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四川人民從此站起來了,成了軍政府的主人。但是無恥的英帝國主義仍不罷休,我們老百姓日子過的好了,他們就嫉妒恨了,四川作為內陸省份,出海口被英國人封鎖,就像掐住了人的脖子,我們要呼吸,我們要吃飯,我們怎麼辦?那就打到英國人滾回老家去!他們願意打多久!我們就打多久!打到英帝國主義害怕了,他們就不敢來了,如果有人問這場不死不休的戰爭要打多久,我可以告訴他,這不是由我們決定的,英帝國主義願意打多久,我們就打多久,打到他不想打了為止。一切帝國主義不過都是紙老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