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33章大呼上當的孫文同誌(1 / 3)

幾人都在桌上打量著對方一舉一動,孫文樸素的穿著中山裝,上衣口袋裏裝著鋼筆,戴著瑞士手表,徐世昌戴著老花鏡,額頭上的頭發掉光了,抽著煙,牙齒熏得黑黑的,穿著陸軍上將衣服,兩手放在衣兜裏,十足的土財主樣子。徐世昌西裝革履,留著八字白胡,留著大背頭,雙目炯炯有神的看著馬大海說道。

“馬大海同誌,在革命的道路上談談您的經驗。”

徐世昌說道。

“嗯!”

馬大海知道,表現的時候來了。

“同誌們。”

馬大海喝了口水,繼續道。

“清朝後期,閉關鎖國、朝政腐敗。就是在康乾聖世的時候,朝廷上下一片歌舞生平,可這時候西方世界卻悄悄發生著影響世界變化的工業革命。巴士底獄被攻陷、路易十四被送上了斷頭台、蒸汽機被發明、美國發表了獨立宣言等等,可這時候清朝卻目光短淺,妄自尊大失去了變革的大好機會,使我們有著五千年燦爛文明的中華古國落後了。讓我們在近代飽受列強的淩辱,喪權辱國、割地賠款,陷入了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深淵。

可我們冷靜的考慮一下,這是什麼深層次原因造成的?我們知道資本主義萌芽的產生是在明代,遠在漢唐時期中國的工商業就已經很發達了,歐美使用紙幣比我國要晚600百年,但是中國為什麼沒有向西方一樣發生資本主義革命呢?

我們可以比較下15世紀中、英兩國的做法 。

15世紀末英國爆發了“圈地運動”結果是失地農民在英國,能夠被迅速發展的資本主義企業吸收為雇傭工人,促進了毛紡業的發展。與此同時,中國封建社會也出現了農民和土地相分離的現象。中國明政府則是用一體化結構抑製兼並,用招撫的辦法盡可能使流民重新回到土地上去。

我們對比了中英兩個同時代的國家在對待資本主義萌芽的不同態度上就可以看出來,英國政府的作法是發展了資本因素,幫助資產階級完成原始積累,雖然這種積累是非常野蠻的,但畢竟使英國的資本主義萌芽得以發展壯大並結合起來,並最後產生了革命,使英國成為一個強大的國家。而明朝政府代表的是地主階級的利益,他們利用強大的國家機器一次次的扼殺新生的資本主義萌芽使之不能長大,更不能相互結合。而清朝呢?

1.廢除科舉,堵死了下層知識分子上進之路;

2.多次推遲立憲,堵死了上層商界人士的參政之路

3.皇族內閣,堵死了漢族上層勢力的參政之路

4.對外戰爭,屢戰屢敗,中央政府已經失去了權威。

最根本原因,一個政府不代表最廣大的人民利益,人民基礎決定上層建築,在清朝我們的基礎是地主占統治地位,在這種情況下要求統治者進行改革這是不現實的,也是不可能的。”

曆史證明,中國的農民階級和民族資產階級由於他們的曆史局限性和階級局限性,都不能領導民主革命取得勝利。

“我們四川軍政府實行的改革就是順應民意,代表廣大人民群眾利益,用以下幾個字概括:“堅持一心一意為人民服務!”

馬大海說道。

“大海,說的好啊!說的太好了!“

“你們領導人民打倒了英帝國主義,消滅了資產階級剝削,消滅了地主階級,解放了千千萬萬群眾,土地國有化使每個人民都有了自己土地,並禁止他們買賣,這就防止了土地再次被官僚地主霸占,先軍政策,保持了軍政府軍事力量進一步增強,如武漢金融戰爭,貴政府做的好!讓那些投機倒把的階級敵人損失慘重,歸政府還開倉放糧給老百姓!這是大勝利!代表人民群眾的大勝利啊!”

徐世昌激動的站了起來說道。

“這幾年時間裏,你們打敗了不可一世的英國人,俄國,法國,日本!不簡單啊!”

徐世昌激動的走到馬大海跟前,馬大海一番言語,說到了徐世昌心坎上,人民呀,這才是人民政府,為人民服務的同誌。

“馬主席,不知你如何看待三民主義?”

孫文認真問道。

“孫先生,我建議您需要重新詮釋它!”

“哦?”

孫文驚訝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