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大海抽著雪茄煙,指著海上戰場留下的死魚死屍說道。
“我們不但要在南海打撈,還要把打撈事業做到日德蘭海戰戰場去,那裏的廢鐵何止千噸,那是幾萬噸,幾十萬噸的沉船,可以省大筆從阿三那裏進口鐵礦石的外彙了。”
隨著長江沉船打撈完畢,萬縣打撈隊的老板一直埋怨沒有生意,即使連黃海大東溝的沉船都打撈完了,目前已是無船可撈的地步,工人們完全回家幹起了農民種地事業,馬大海一個電報發到萬縣,通知到打撈隊老板,讓他在一個星期時間帶著工人趕到文萊,沿路有五艘潛艇,兩艘巡洋艦護航,馬大海決定了,要立刻把打撈事業做到外國去,那些沉船不打撈起來,留在海裏也是生鏽,讓我們同誌打撈起來回爐,還可以再利用,節省了一大筆費用。
這件事為什麼英美國家不幹,他們不是沒想過,但是,對於損壞嚴重的艦船,打撈起來費時費力不說,水下遺留的大量武器,如炮彈,幾度危險,稍微不注意就會引發爆炸,整體打撈艦船,加上修複費用,已經超過了建造一艘新的戰艦成本,資本主義國家從不做虧本生意,但是,馬大海行呀,他設計的水下切割工藝,可以將幾十幾百噸的鐵塊切割成任意大小塊件,十幾噸重的衝擊錘可以衝碎鄧世昌的旗艦大小艦船,一錘子下去就是碎鐵,再用吸鐵石吸起來,廉價的工人成本、運輸成本、回爐成本,一斤廢鐵總的才兩三毛錢一斤,可比從阿三那裏進口鐵礦石便宜多了。
日德蘭海戰被德國稱之為德國稱為斯卡格拉克海峽海戰,1916年5月31日-6月1日,是英德雙方在丹麥日德蘭半島附近北海海域爆發的一場大海戰。
戰爭地點發生在日德蘭半島附近北海海域,作為一戰戰爭規模最大的海戰,英德兩國在這裏損失了萬人海軍部隊,英國艦隊損失3艘戰列巡洋艦、3艘裝甲巡洋艦和8艘驅逐艦,共計11萬噸;德國艦隊損失1艘前無畏艦、1艘戰列巡洋艦、4艘輕巡洋艦和5艘驅逐艦,共計6萬噸。總計17萬噸鋼鐵,馬大海感歎,發財了,真他娘的發大財了,不行,得趕緊跟英德國家談判,不,既然在公海,那就不用打招呼了,我們艦隊可以到法國進行軍事友好訪問,路過途中再進行打撈,馬大海笑的很邪惡,這片公海海域,馬大海打撈廢鐵,如果讓英國首相張伯倫知道,一定會全力支持,航道下的大量廢船,影響了航道正常同行,大牢又費時費力,入不敷出,所以一直在那裏沉著生鏽也沒有企業打撈。
民國十年七月十八日,英國首相張柏倫親自拍電報給馬大海,如果中華帝國願意做海上清道夫,大英帝國將全力支持,並為打撈作業的工人們提供食物補給。
馬大海興奮無比,想不到英國政府這麼上道,既然如此,馬大海索性大方在私人電報裏像英國政府暗示,我們雖然不能出口彈道導彈成品給貴國,但可以提供彈道導彈技術給你們,你們能學到多少算多少,我們隻賣5億美金,是5億美金,沒錯,隻要5億美金,我們隻要美金,你們隻需5億美金就可以賣彈道導彈給你們!
張伯倫興奮的接到馬大海電報後,立即連夜召開了議會,議會一致通過,英國政府如果獲得了馬大海政府提供的彈道導彈技術,就是世界上第三個國家獲得這種先進武器,英國政府就可以發展自己的中遠程導彈,直接從英吉利海峽上空攻擊德國城市。
法國政府自然全力支持馬大海的清道夫事業。
美國政府通過新聞渠道得知馬海政府想要扮演海上清道夫角色,美國舊金山日報發表評論稱,這是虧本生意,既然中華帝國有這個實力,我們拭目以待,他們肯定會失敗而回,在世界麵前丟進臉麵,該報紙還詳細羅列了打撈這些沉船的難度,當地水深達到五十多米,最深處有八十多米,想要把沉船打撈起來可不是那麼容易的事情,首先要清理水下的危險彈藥,然後大塊件的鋼鐵塊件無法分割,必須建設一座萬噸以上的浮船塢,當然,馬大海政府可以從長江造船廠那裏運到沉船地點,不過很遺憾的告訴你們,這些柴油價格都將貴得超出打撈成本,等打撈完沉船,這艘船塢也可以進廠回爐了。
法國世界報詼諧的表示:“英國新聞媒體談論馬大海政府做不到,是建立在他們資本主義經濟下設定的,但是馬大海政府一點都不缺錢,他很任性,即使在賭場裏輸贏百萬美金,從來不眨眼,富人們的世界不是我們能理解的。
馬大海隻簡單回應:“我隻是喜歡回收那裏的廢鐵,怎麼?不可以嗎!你們難道不知道這將帶動多少人就業?還有那麼多的住宿,餐飲、旅遊、購物等你們資本主義國家想象不到的利益鏈,我喜歡看著治下人民通過勞動致富,藏富於民。”
“這是有錢人的遊戲,看不懂!”
美國總統威爾遜無奈的看著報紙,馬大海錢太多了,多得三個日本政府的國民經濟都無法跟他抗衡,高達三百多噸的黃金儲備,即使美國政府也沒有這麼闊綽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