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15章彼得羅巴甫洛夫斯克戰列艦(1 / 2)

隻有700平方公裏的海參威、符拉迪沃斯托克城市在同一天時間遭到97枚從中華民國延吉境內發射的飛毛腿導彈攻擊,死傷21.153萬人,整個城市超過百分之六十的房屋建築、碼頭已是一片廢墟,其中一枚彈道導彈鬼使神差地命中了俄國最大的一艘遠洋郵輪“彼得大帝號”郵輪艦首三分之一的甲板上,導彈直接穿透了郵輪8公分厚的甲板,砸進第一到第六號鍋爐倉那裏發生了猛烈爆炸。

“轟隆隆!..”

一聲巨響聲中,導彈戰鬥部在密閉的空間裏直接將274米範圍的鍋爐倉、艦首、遊客船艙籠罩了,郵輪超過三分之二的上部建築全部籠罩在爆炸火光中,郵輪上部建築全部炸毀,劇烈的衝擊波直接將彼得大帝號郵輪上358名職員,6萬人逃難的民眾炸死,沒有一個活口。

郵輪剛駛離海參威背後的烏蘇裏灣碼頭不到200米遠,遭到這枚飛毛腿導彈攻擊後,所有鍋爐倉在瞬間被高溫高壓全部炸毀,衝天而起四散而出的高溫蒸汽,更加劇了遊輪上的人員死傷。

在300米範圍,高達2700攝氏度高溫高壓的破壞下,整個郵輪上找不到一具完好的屍體,以及完好的建築形狀,郵輪上的鋼鐵被高溫高壓的瞬間直接擰成了麻花狀態,大火瞬間熄滅,局部真空持續了5秒鍾時間,這是致命的真空破壞。失去動力的彼得大帝號郵輪冒著爆炸尚未散盡的硝煙以及水蒸氣籠罩著烏蘇裏灣海麵,在海風吹拂下硝煙漸漸散去,失去動力的郵輪表麵建築已是狼藉得像垃圾場一樣,整個郵輪漂浮在海麵上就像活棺材。

烏蘇裏灣海麵上的劇烈爆炸聲響震驚了逃亡的海參崴以及符拉迪沃斯托克城市市民,二十多萬人擁擠在海參威背後的烏蘇裏灣碼頭,好多市民為沒有爬上彼得大帝號郵輪懊惱呢,現在看到整個郵輪被炸毀,就像活棺材一樣漂浮在烏蘇裏灣海麵上沒了動靜。

來自中華民國延吉境內的導彈發射已經停止,97枚導彈就像催命符一樣,每一聲爆炸,都會引起整個海參崴、符拉迪沃斯托克城市市民的恐慌,市民通過汽車、馬車、黃包車恐慌性的往烏蘇裏灣碼頭逃難,無數的漁船、軍艦充當起了運輸難民載體,全部撤往普列莫爾斯基、哈巴羅夫斯克城市,蘇聯傾全國之海軍18萬人剛來到海參崴還沒來得及休整,就被先下手為強的中華民國用飛毛腿導彈炸死了六萬四千一百零五人,將近35.61%的海軍士兵陣亡比例,在慌亂中,將軍找不到士兵,士兵找不到將軍,整個海參崴基地已經混亂了,海軍士兵被二十多萬難民擁擠在撤退路上。

中華民國停止了導彈攻擊,恐慌逃難情緒的蘇聯人民爭先恐後的逃跑著,無數推倒在地的婦女、老人、小孩被踩死踩傷,人們拚命地跑到海港停泊的軍艦上,密密麻麻的人站滿了軍艦甲板,隨著艦船鳴笛,緩緩離開了碼頭,士兵抽掉了甲板通往碼頭的舷梯,依然有奮不顧身的市民跳下海水遊向軍艦,企圖抓住船舷也能逃命。

人上一萬,無邊無沿,更別說十幾二十萬恐慌性逃難的蘇俄民眾擁擠在碼頭,毫無秩序的擁擠上軍艦,不斷有人被擠下船掉進冰冷的海水裏掙紮著,很快沒了動靜,被凍死在海裏。

彼得羅巴甫洛夫斯克級戰列艦是由英國人指導設計,在總體布置上受意大利造船技術影響,盡管如此,該戰列艦還是俄國自行建造的第一批無畏艦,於1917年2月開工建造,1922年1月裝備編入波羅的海艦隊,總共裝備了四艘同等級的戰列艦,在蘇聯最高統帥列寧同誌的命令下,於半個月前從波羅的海艦隊調到西太平洋地區執行戰備執勤任務。

彼得羅巴甫洛夫斯克級戰列艦性能數據如下:

排水量:18,720噸(設計)/20,362噸(最大);

尺寸(米 長/寬/吃水):146.1(全長)/26.8/8.76

動力:12台鍋爐,三座往複式蒸汽機,22000馬力,3軸;速度20節,續航能力9400海裏/10節

武備:12門雙聯裝283毫米/45倍口徑主炮,12門單裝150毫米/45倍口徑副炮,16門單裝88毫米炮, 6座450毫米魚雷發射管。

裝甲(英寸):主裝甲帶3.1-11.8,甲板1-4,水密艙隔板8,炮塔11-3.5,指揮塔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