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萊中華帝國,斯裏巴加灣皇宮。
馬大海得知美軍使用了一種能夠偵測水下潛艇的聲呐裝備,並沒有感到奇怪,放下報紙後,喝了口濃茶,叫來黃金榮問道導彈運到上海多少了。
黃金榮每天都要定時向馬大海彙報帝國財政情況,隨著太平洋出海通道被封鎖,上百艘的遠洋郵輪停泊在中華民國上海、福州、廣西、斯裏巴加灣沿海港口,造成數十萬靠出口物流工作維持生計的工人失業,每天都靠政府救濟度日。
整個出口行業涉及民國上億人口,已經一個月時間,沒有任何物資出口創彙,英美西方國家想要將中國經濟扼殺在內陸,但是,中國作為閉關自守上百年的國家,完全可以由政府引導性的擴大內需來滿足出口,除了國有軍工企業無法出口創彙以外,中華民國出口大量糧食、礦產資源給中華帝國,中華帝國出口工業產品到民國,如:水晶石油紀念品、馬來刀具、鑲金線的手工織布、編製的鬥笠,還有特色龍蝦片,魚翅、燕窩以及帝國特有的榴蓮味巧克力、咖啡等。
為了擴大內需,養活五億人口,中華民國的農業改革了幾年,糧食完全不用靠進口,可以做到自給自足,特別是漢中的大米、河南的麵粉,都暢銷得很,從來沒有積壓情況。
隨著中華民國的充足黃金儲備,增印的民國貨幣完全能夠滿足國內市場需求,為了藏富於民,民國政府在1922年一季度末正式預算投資了超過15億美元的鐵路建設資金,新建鐵路工程項目有:成都到西安、西安至寶雞、貴陽到廣州、廣州到上海、隴海鐵路靈寶至潼關段、,粵漢鐵路株洲至韶關段,滬杭甬鐵路蕭山至曹娥江段,浙贛鐵路杭州至玉山段、玉山至南昌段、南昌至萍鄉段,以及江南鐵路(南京—孫家埠)和淮南鐵路(田家庵—裕溪口)。鐵路線路總廠12000公裏,建設工期為六年。
該鐵路建設項目的啟動,將帶動沿線數百個城市上千萬人就業崗位,還要帶動衣、食、住、行、人工、材料、建築等行業的蓬勃發展,體製內的經濟,完全能夠盤活國家政治經濟機構運轉,不但在鐵路建設上進行投資,民國政府還對公路進行投資,很多城市與城市之間連公路都沒有,更別說縣級公路,政府又投資了20億美元,開始了大規模公路建設,將帶動數千萬人就業,以及沿途鄉鎮、城市的地方經濟也會受益。
公路、鐵路大規模上馬,就將整個民國的富餘勞動力搶完了,住建部也開始了動作,住建部投資了15億美元,在全國各大城市大規模修建電梯公寓等高樓建築,又是幾百上千萬的勞動力缺口。
房地產經濟在進行,還有大規模的水利水電建設,在先軍政治下,勞動人民被當地政府組織起來,集體參與水庫、水電站建設,唐式遵發現,僅有5億人口的中華民國,已經抽調不出多餘的勞動力搞水利設施了,水利建設工程,至少要用六百萬勞動力,目前缺口達到了170萬,沒辦法,隻好成立了部隊師級單位的建設工程局,類似於建設兵團,平時搞水利水電建設,戰時拿起武器裝備就可以打仗,還省了一大筆外彙儲備。
這還僅僅是政府指導性的計劃經濟用工缺口,還有大量民間的加工製造企業,都麵臨著用工荒現象,很快出現了私人企業提高薪水,爭搶性的招聘工人,特別是武漢紡織廠,需要的工人缺口多達25萬人,生產的大量紗錠布匹滿足國內跨省出口。
按照中華帝國銀行的965.17億貨幣儲備,完全可以搞10到12年計劃內經濟不破產,還能把中華民國打造成內陸型經濟體係,特別是食品加工行業,如重慶江津縣的桃片糕,成都郫縣的豆瓣,更是供不應求,豆瓣廠的年產量高達60多萬噸,超過千萬農民種植的辣椒、花椒、胡豆,還沒有耕種前,就有廠裏麵的人跟農戶簽訂購買協議,類似芝麻糊、米麵、白酒等糧食精加工行業如同雨後春筍般崛起,僅中國大陸每年白酒需求高達一個杭州西湖那麼多的白酒,需要的糧食買賣是天文數字,農民不用擔心種出來的糧食吃不完沒地方賣。
計劃經濟結合半市場化經濟相結合,完全把中華民國經濟盤活了,英美等西方國家企圖困死中華民國的計劃落空,為了報複中華民國,已經不滿足於守株待兔的協約國艦隊於1922年4月30日兩百艘戰艦從長崎碼頭起航,浩浩蕩蕩的殺往濟州島海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