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38章烏拉爾計算機(1 / 2)

馬大海手把手方式教會了三個俄國徒弟,至於計算機編程方麵,馬大海也隻是個二把刀,其實隻要有三位蘇聯專家,所謂術業有專攻,馬大海隻是他們的老板,提供研究方向,還有資金、人力、物力、材料的投入,就像農民播下去的種子,撒了肥料,平時隻進行田間管理,隻需耐心的等到收獲季節就行了,馬大海就是這樣的甩手掌櫃。

神龍見首不見尾的馬大海教會了三位計算機專家如何製造集成電路版,就很少出現在三個老怪物跟前,馬大海發現,這些專家們很能舉一三反,一些問題馬大海也不好回答,平常能不見最好,實在躲不過去了就裝作一副很高深的樣子,我知道,我就不告訴你,先說說您的想法跟意見,然後我點頭表示理解,然後再用手拍拍同誌們肩膀,說幾句費而不貴的勵誌話鼓勵下同誌們,好好幹。

馬大海投資了100萬美金專門為三位蘇聯計算機專家們專門設立了一處“帝國計算機研究所”,從潮汐發電站那裏接入了10KV的高壓電線路,馬大海跟負責計算機研究的所長謝爾蓋·阿列克謝耶維奇·列別捷夫說道:“你們盡管實驗,我們這裏什麼都缺,就是不缺電,盡管用!”

三位計算機專家們在兩根10KV電力線路遷入了工廠後,一台專門用來轉換電力功率輸出的變壓器專門提供給研究所裏使用,還有另外兩台備用的變壓器,馬大海生怕一台變壓器壞了給工作帶來麻煩,這兩台變壓器隨時可以替換,為此,還專門為工廠配備了十名電工,為了保障研究所的安全性,還在四周修建了高達5米的圍牆,頂部安裝了帶電的鐵絲網,同時,還有一個連的部隊在院子裏、外牽著狼狗巡邏,門衛嚴格實行進出登記製度,無關人員嚴禁入內。

自從馬大海投資了100萬美金,整個研究所已經正常運轉起來,馬大海又投資了100萬美元在附近建立了一所中華帝國電子工業技術應用學校,學校專門教授3個班級90人的電子應用技術學生,擁有教師十六人,都是高薪從英美法國家聘請的工程師級別教師。別看學生人數隻有90人,但學校的各種實驗設備確實全球招標,最好的,隻是各種電路實驗儀器高達三百餘套,學校有現有各類設計先進、裝備優良的實訓、實驗室40多個。一星期一次全員參與的“電子杯”專業技能大賽,有:操作員、無線電裝接、維修電工等,合格的學員將直接與“計算機研究所”簽訂終身製用工合同,由三位俄國計算機專家教學計算機知識,這也是帝國境內唯一一所開設計算機技術、電氣技術、電子技術類專業的高級職業學校。

在充足的資金支持下,計算機研究組組長謝爾蓋·阿列克謝耶維奇·列別捷夫同誌帶領副手“箭式計算機”總設計師尤裏·巴茲列夫斯基、副總設計師鮑裏斯·拉米耶夫終於耗時兩個月,終於問世了中華帝國製造的“烏拉爾計算機”,該型計算機是一種擁有操作係統和FORTRAN語言編譯器的計算機型,由於使用了集成電路,屏棄了笨重的電子管,大小隻有兩台立式冰箱那麼大,左邊一台是集成電路主機,擁有10個超標量處理器。右邊一台是5000根晶體管組成的顯示器。浮點運算字長48位,地址長15位,可尋址存儲器192千字節(32千字),工作頻率10兆赫茲,此外,它還支持外存:8個磁帶位,每個磁帶位可存儲500MB數據,

HZ赫茲是頻率單位,1兆赫茲是10的6次方赫茲,1 兆赫 MHz 10^6 Hz 1 000 000 Hz,10兆赫相當於1 0000000 Hz,達到1千萬赫茲的運算效率,完全可以應用在核武器工程上麵。

1922年6月21日,上午9:45分,中華帝國斯裏巴加灣計算機研究所。

馬大海親自驅車來到計算機研究所,親自見證了第一台計算機從開機到進入係統桌麵隻用了30秒鍾時間,這是了不起的成就,可惜沒有鼠標,沒有標準鍵盤,要靠數據輸入才能對電腦發出指令,馬大海怕出醜,就讓謝爾蓋來操作,馬大海隻是在一邊看著。

馬大海說道:“不錯,我們的計算機有了,現在是量產一批計算機,我們有大用!”

蘇聯專家謝爾蓋·阿列克謝耶維奇·列別捷夫所長說道: “馬主席,我們的計算機可以每秒鍾運算1000萬次,該為他起個名字。”

馬大海想了想說道:“謝爾蓋,你是烏拉爾山人吧?“

謝爾蓋說道:“是的,馬主席,您知道我們烏拉爾山嗎?”

馬大海搖了搖頭。

謝爾蓋說道:“在我們家鄉烏拉爾山,巴什基爾人民中流傳著關於烏拉爾勇士的傳說,相傳他為自己的民族獻出了生命,人們在他的墳墓上堆起了土丘,而此土丘變成了山脈。”

馬大海頓時明白到:“原來如此,那就以你的家鄉命名,烏拉爾山計算機。”

“耶,老板,你真是太俄國牛仔了!”

助手鮑裏斯·拉米耶夫與謝爾蓋還有“烏拉爾計算機”副總設計師尤裏·巴茲列夫斯基三人擊手相慶,馬大海說道:“可是同誌們,我們帝國研製出了超級計算機,這件事情不宜讓外國人知道,因為它的應用實在是太多了,例如核武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