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二章 西門智(2 / 2)

至於為什麼選在西域呢,當時的西域所處的位置比較特殊,西域本身在當時就處於沙漠的中,而當時的塔克拉瑪幹沙漠處在亞歐大陸中部,海洋上的水汽很難進得來;北邊是天山,南邊是喜馬拉雅山,高山阻隔之下,北冰洋的水汽和印度洋的水汽都基本上被擋住了。當時秦始皇猜測到西域以後絕對是一個人跡罕至的地方,既然是人跡罕至,那自己的陵墓更不容易被發現,所以把暗處的陵墓造在了西域某個偏僻的地方。

接著發兵西域的借口,又借著修建驪山陵墓需要70多萬人,把除了在修建‘明處陵墓’的10萬人,把其餘的60多萬人和士兵們送到了西域修建暗處的陵墓。

這也是為什麼驪山的陵墓修建了30多年都沒修建好的原因,雖然驪山的陵墓的確大,但七十多萬人的力量又豈能小看,正因為隻有10萬人左右修建,所才直到秦始皇死都沒修建完成,而秦二世用一次真正的七十萬多萬修建了三年多就竣工了。

秦二世雖然懷疑那剩下的60多人到那裏去了,但秦始皇已死,這事,也就不了了之了。

而暗處的秦始皇陵墓經過一百多萬人(60多萬的工人和40多萬的士兵)的修建,花費了30年竣工,當時的秦始皇45歲……

趙煜仔細看著資料,這個秦始皇不愧是一帶梟雄,對秦始皇說實在的,趙煜是從內心深處的佩服他。

其一、確立中央集權的體製;其二、統一文字、貨幣;其三、統一度量衡;其四、修建馳道,疏通河道和渠道還有修建長城等等……

華夏曆史上除了秦始皇,其他任何一個皇帝和賢人都不可能做得到。再看看曆史上其他被稱為賢明的帝王,比如漢高祖、漢武帝、唐太宗等乖,他們所創造的‘偉績’有哪一個能和秦始皇相比。他們為我華夏留下了多少有實質意義的東西呢?

就說焚六國史書吧,趙煜也並不認為這有錯,如果不是因為焚六國的史書而統一思想,避免了因為曆史問題而導致國家分裂。現在的華夏真的還是‘華夏’嗎。

所以趙煜認為秦始皇毫無疑問是華夏曆史上對後人做出最大貢獻的君主。雖然做法有點偏激,但做自己想做的事,還需要向別人解釋嗎。

盡管秦朝僅僅延續了15年,但秦始皇確立的統治模式卻一直延續下去。秦始皇是中國2000餘年中央集權封建帝製的主要設計者,影響之深廣,為任何其他帝王所難以相比。世界曆史上,開創了一個龐大帝國的帝王還有很多,但他們的實際影響卻無法同秦始皇相比

就說西方國家吧,人們也常把秦始皇與拿破侖相提並論。而事實上,秦始皇不僅是中國曆史上的‘千古一帝’,更是世界曆史上的‘千古一帝’,在西方也可以說是家喻戶曉的一代名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