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無法改變的曆史(1 / 2)

(收藏與票票都是動力。隱士努力寫書。)

“將軍,我們可以走了。闖王他們應該過了洛河。”

一個時辰後,黃侃對李來亨說。

李來亨斬殺王虎之後並沒有遠走,他仍然站在那個高地上,敵人沒有再追擊了,也許,他們對這兩百人有種敬畏和全新的理解,他們是屠夫。所以,追擊大軍停止了前進,並且,開始了後撤。

黃侃是李來亨的副手,年紀比李來亨大六七歲。闖王派他來做李來亨的副手就因為他深沉老練,閱曆豐富,可以幫助李來亨出謀劃策。

李來亨早已經很平靜了,他知道,敵人今天是不可能再追上來了。現在,他最主要的問題是,怎樣才能改變闖王的決策:不能讓他繼續往潼關方向前進了。按史書上記載,李自成潼關一戰隻剩十八騎入商洛山,這是一個曆史事實。

“黃叔,不能讓闖王繼續往潼關開進了,那裏有重兵把守,肯定過不去的。我們有什麼辦法阻止嗎?”

“沒有。”

過潼關去河南,是研究了很久的既定方針,也是與其他起義軍商定的結果。在河南、湖廣廣大的土地上,有幾股起義軍在活動,其中,曹*羅汝才還答應了來潼關東南方向策應。現在,這裏離潼關隻有兩天的路程了,據偵察,潼關守兵並不多,並且還有一個小隊的伏兵潛入了關內,所以,要改變李自成的前進方向確實很困難。

李來亨的心情很沉重,他沒有想出說服闖王改變主意的理由。但是,事實上,那裏確實是條死路。洪承疇早在那裏埋伏了重兵。

闖王必須放棄去河南的戰略轉移!否則,隻剩十八騎能逃回商洛山。

----.

李來亨來到李自成的中軍帳篷,闖王洪亮的聲音高興地朝李來享喊。

“快進來,來亨啊,沒想到你真有種,兩百騎兵衝入數萬敵軍陣地,取了王虎的人頭,你們竟然毫發未損。說說,你這戰是怎樣打的?”

“闖王,毫發未損那是誇張,沒有一人陣亡倒是真的。能夠取勝,主要還是敵人輕敵的緣故吧。”

“嗨,來亨啊,越來越成熟了,也越來越謙虛了。等我們去了河南,你再練一支精兵,今後,你就可以和雙喜、張鼐他們一樣,獨自統領一支部隊,獨擋一麵了。”

李闖王說得興奮。

“闖王,我趕過來,就是想說這事,我們不應該再往河南前進,潼關,我們過不了的。”

“嗯?”

闖王有些不高興了。今天,這樣來動搖他決心的人已經不是第一個了。大戰之前最怕統帥猶豫不決。所以軍中早有規定,統帥一旦下決心,能夠再提建議者隻有劉宗敏等少數幾員大將,其他人動搖統帥決心者,輕則軍棍,重則處斬。今天,來勸說李自成的人已經不是一個了,就連平日不太說話的高一功也對東出潼關提出了不同想法,特別是田見秀,他素來稱為軍中諸葛,他對東出潼關顧慮重重。現在,一個十八歲的李來亨也慎重其事地說不能再往潼關前進。闖王不由得緊皺眉頭。

本來,他要嗬斥李來亨的。臨戰之時,十八歲的李來亨這等下級軍官也來動搖統帥決心,軍法不容。但是,李自成素來就疼愛李來亨這孩子,特別是最近半年,他突然變了,變得好像一個不認識的人,他勇猛得像一隻猛虎,狡猾得又像一隻狐狸。在戰場上,每次都是他在緊要關頭之際,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擊破敵陣,並且是,幾乎每一戰,他都能斬殺敵人大將。

闖王深愛這個年輕人,他預計,不過幾年,除劉宗敏之外,軍中最能打的就會是李來亨了。

可是,今天,李來亨觸犯了軍規,理該軍棍打出。但是,他真的不忍心,今天不是他及時趕到,以及後來斬殺王虎,也許現在剩下的三千將士都已經成了他鄉野鬼,或者俘虜。

“來亨,軍中大事還不是你過問的時候,看你今天立有大功的份上,我就不按軍規懲罰你。你好好休息一下,後天,也許還會有一場惡戰,現在,我再拔500精兵給你,歸你一個完整建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