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明彈剛熄滅,第一野戰師團的炮兵開始了猛攻,炸得十二軍抬不起頭。這時,小鬼子的步兵已經進入了射程範圍,用軍用鐵鏟等工具掘土,挖了三米多深向前推進。
這就是推進式挖壕溝戰略!
這種方法等於把戰場下移了三米多,有土坡的阻擋,防線上的十二軍士兵無法打中小鬼子,形成了完整的戰爭死角。
這種方法有一個缺點——速度太慢,這麼多泥土靠士兵和少數機械挖,很浪費時間,但勝在安全性非常高。當然,如果有垂直或拋物線武器,如迫擊炮、擲彈筒也可以擊中躲在土坡後麵的小鬼子。
但防線上沒有迫擊炮和擲彈筒,現在是什麼年代了,哪還用這些老式武器,基本用機械化係統導彈武器了。導彈威力大,射程遠,運輸方便,但無法命中死角目標,也沒那麼多導彈消耗在挖泥土的士兵身上。
於是乎,隻得任由小鬼子在地下挖掘施工,後麵跟了大量的步兵和裝甲部隊。
一個小時之後,小鬼子已經推進了三百米,離防線最近的地方不到兩百米。這時,小鬼子不再繼續推進,而是挖斜坡,方便後麵的裝甲車開出來戰鬥。
“轟——”裝甲車開火了,火光閃爍,與後麵的炮兵形成了重疊火力。
防線上的十二軍本已在炮兵的轟炸下抬不起頭,現在這些步兵和裝甲部隊又‘浮出水麵’,局勢更為不利。
“衝啊——”一百多米的距離,步兵衝鋒也不會超過三分鍾,更別說有甲殼護體的裝甲部隊。
於是乎,小鬼子悍不畏死的衝了上來。
借助閃爍的炮火光芒,看見無邊無際的小鬼子衝了上來,十二軍士兵咬牙冒著被炮彈炸死的危險露頭還擊,愈來愈多的士兵死不瞑目。
“將軍,小鬼子已經衝到防線了,我們堅守不住了。”通訊兵向馮邱稟報。
“堅守不住也得堅守!告訴將士們,萬不得已可以和敵人同歸於盡,祖國和人民會永遠記住他們的。”馮邱在防線後方幾百米的地下指揮部說道。
“是!”
因為馮邱一句話,幾百士兵身纏手榴彈,從防線上跳下去和小鬼子同歸於盡了。不過,這些自殺式的抵抗對大局沒有作用,小鬼子還是斷斷續續的登上了防線,貼身肉搏開始了。
小鬼子注重武士道精神,貼身肉搏不會用槍,不像十二軍士兵打不贏就開槍。別看小鬼子個子不高,但孔武有力,特別是拚刺刀,有獨到的方法和技巧,在一對一的情況下,十二軍士兵往往會吃虧。
十幾公裏的防線上,幾萬人分成無數小團體在拚刺刀,場麵真是蔚為壯觀。
防線上的拚刺刀在繼續,裝甲部隊卻沒有閑著,用炮彈猛轟防線,防線出現了越來越多的缺口,更多的小鬼子衝了進來,加入了拚刺刀的大家庭。
很快,十二軍節節敗退,連防線上最重要的炮台和機槍陣地也丟了。毫無疑問,十二軍未能防守住第一道防線,馬上會被破防。
正在這時,從戰場的西南方傳來了清脆的槍聲,每一次槍響,必有一個小鬼子一頭栽倒,槍法精準得令人發指。
黑夜作戰,五發子彈命中一個目標也是不錯的士兵了,更有距離隔得遠的,一個彈夾打空了也沾不到敵人的衣角。
並不是所有的士兵都是神槍手!
“援軍——是我們的援軍——援軍來了——”防線上,十二軍的一個老班長刺死了一個小鬼子之後,回頭看清了西南方的來人,不由的高呼。來人有一個團的兵力,身穿墨綠色作戰服,統一的華夏製式裝備,當先的五星紅旗在炮火的掩映下是那麼閃亮。
老班長注視著這群援軍,所過之處,小鬼子如割麥子一樣紛紛倒下。老班長看得入神,沒有注意斜刺裏殺來了一個小鬼子,刺刀透體而入。
“小鬼子,我們的......援軍來了,你們......的好日子到頭了。”老班長口湧鮮血,說完拚盡全力拉響了腰上的手雷。
“轟——”一聲暴響,一切塵歸塵、土歸土。
老班長死了,但他的聲音還在天地間回蕩,許多士兵聽到了‘援軍來了’的聲音,也大聲的叫喊起來。
“援軍來了——”
一時之間,十二軍的鬥誌又點燃了,渾身有用不完的力氣,繼續和小鬼子拚刺刀。
很快,援軍殺開一條血路,小鬼子哭爹叫娘的四散奔逃。不逃不行,這些援軍大部分是神槍手,一顆子彈消滅一個敵人,有些竟是槍槍爆頭。
援軍從西南方殺過來,千米的路上,所向披靡,自身損失卻微乎其微。雖隻有一個團,但卻勝似千軍萬馬,小鬼子聞風喪膽,如避瘟神一樣的潰逃了。
這些援軍是哪支部隊,怎麼這麼厲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