煩人的元雨青衣終於走了,這小娘子旁敲側擊的想要策反苗人風,但她失算了,苗人風這個學渣對玄宗沒有太深的了解,丫對武道也沒有什麼信仰;不過,他對蚩尤老祖卻是絕對擁護的,當然,丫也不敢說老子要跟黃帝開片,這話一說,肯定被炎黃子孫們罵“人/奸”的。
說是搜索,其實就是隨便走走,看看風景,偷偷摸摸的在岩石上留下某某到此一遊的痕跡,反正又不是現實中的景點,也沒有無處不在的手機,就不麵要擔心被人拍下來,然後受到國人們的一致鞭屍啦!
苗人風也是有思考的,第一個任務拿到的是墓碑,第二個任務拿到的是“白帝焚身架”,第三個拿到的是“劉仁亞告密書”,三個任務物品都有一個共同點——白帝。因此,要找到線索的話,就要從白帝去入手,而雨花宗內有很多與白帝相關的。
白帝岩、白帝洞、白帝泉等等,落雨峰最著名的就是“白帝避雨參悟亭”,傳說,白帝某天閑得蛋疼,就出去散步,突然天上下起了大雨,白帝就跑到附近的一個亭子內,然後看著大雨,白帝就詩性大起,呤唱道“雨盡不於其始,雨戲不可為治,塵窮虛辭,無用而勝,實則窮,窮則變,變則通。”
意思是這雨下的真特麼大,都不知道丫的源頭在哪裏?如果以為雨是可以嬉戲的,那麼,你丫就錯了,它會形成大禍,並且無法治理。塵土因為雨水的衝刷而得到滋養,也會因為過多的雨水而被衝毀,如何利用雨,要視當時環境所需,不能太過拘於一局。
苗人風將原文與譯文對照了半天,也不明白為什麼會有這樣的解釋,然後,他更不明白的是,白帝的跟隨者們,為什麼會將這篇明明是對大自然的敬畏,硬生生的給擼成了“雨說”,並以此為基礎創建了“落雨無垠功”、“雨戲塵虛功”等等心法,還特麼個個都是“絕學”級的。
沒看過“國宗誌”的苗人風,自然不知道十字雨花宗最早叫什麼名字,反正現在的宗名肯定不是遠古時期,少林武當等等也是在太玄立朝時才改名的,並且最早的扛把子,都是當時的風雲人物,比如石之軒、寇仲、徐子陵等等,也不知道這些太玄時期的家夥,是如何把這些宗派,跟遠古時期的“玄宗”掛上勾的。
三皇五帝,十聖六賢就是玄宗的重要組構框架,不管是百宗還是千宗,反正根源都出在這裏,十字雨花宗也不是唯一“白帝門徒”,少林也不是唯一“黃帝門徒”,武當也不是唯一“青帝門徒”。
苗人風就有些不明白,三皇五帝,十聖六賢裏沒有“菩提老祖”啊!那元雨青衣為什麼說少林自承“接引、準提”,這兩貨又是什麼來頭?
“看來必須找國宗誌來讀一讀,要不討論起來都不知如何插嘴”,苗人風想著。
落雨峰的白帝避雨參悟亭自然不是原址,原址在哪裏早就成迷,反正信“白帝”的都自稱是原址,各自撕/逼,苗人風也不去理會這些,先查查“避雨亭”再說。
避雨亭自然是個簡陋的亭子,瞧其模樣,估計很久沒有修繕過,顯然,雨花宗也不是很重視這個亭子,這就有些忘本啦!要知道雨花宗的所有武學根基,就是出自“白帝之雨說”,白帝避雨參悟亭應該是雨花宗的聖地才對。
避雨亭沒有任何機關的痕跡,根基非常結實,苗人風望著晴朗的天空,機關的種類很多,利用環境預預留出來機關激活樞紐的,並不是最高深的機關,最高深的機關是借助天時與地利,比如滿月時,漲潮時等等,這些天時與地利結合,方能開啟與進入的機關,才是最牛/逼的。
“莫非要等到下雨才有線索出來?”苗人風仰著頭望著天空琢磨著,但他又否定了這個想法,若是下雨就有異象出現,那早就被雨花宗的弟子們發現,又豈會等到他前來挖掘線索,所以說,避雨亭應該是沒有嫌疑的。
又走了幾處以“白帝”命名的地方,同樣沒有什麼蛛絲馬跡,苗人風也不著急,他對於劇情推動是沒有什麼熱情的,以前對修煉也沒有什麼熱情,最熱情的就是尋寶賺錢,現在錢多了,雖不算大富大貴,卻也擠入千萬俱樂部,賺錢的熱情雖然沒有消退,卻也沒有那麼積極。
反而由於諸多凶獸在身,讓他對“山海荒獸經”有了一探究竟的熱情,“氣勢”並沒有等有的限製,隻要是丹田擴增過一段,就可憑機遇凝取“氣勢”,目前來說,還沒有玩家在三流或二流階段就有“氣勢”,若是有的話,此人的名聲肯定會在極短時間內飆升。
氣勢、意境、道域,有的武者終身悟不出氣勢,就算是晉階到巔峰大宗,沒有悟出氣勢的武者也是很多的,但先天就必須有“氣勢”,所以,卡在巔峰大宗師的武者,有的是沒有悟出氣勢,有的是丹田沒有無暇擴增。
但這是NPC武者,玩家們的都是可以彌補的,隻是時間的問題,當然,一款數百上千萬人在線的遊戲,真正能脫穎而出的也隻能是少數,就算數百上千萬玩家全部是無暇丹田,也仍然麵臨著很多瓶頸與差距,比如心法品階、裝備品階、武功品階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