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時候太過高端上也能成為信任品質的保證,這倒是讓苗人風有點小虛榮;不過,這貨經曆的多,小虛榮很快就消失無蹤。接下來自然就是對張飛遺跡的搜索,其實重點不在於物品,而是張飛的“蛇皇境”布局,這對於苗人風以外的武者來說,屬於極大的驚喜。
苗人風雖然也是術境,但他是不可能把自己意境的布局說出來的,這豈不是把自己的命門告訴別人嗎?另外,意境的構築,很多時候又屬於“靈感”,也就是所謂的“悟”,所以,就算有名師,在成境時,師傅也沒辦法全部指導,隻能講一個需要注意的地方。
“蛇皇境”卻是將一個完整的意境擺在了明處,這就相當於告訴別人,老張我是什麼思路,布境是采用了哪些境物,又以何種方法將思路、武學、境物等等聯係起來,最終形成蛇皇境;同時,蛇皇境有多少種變化,通過什麼進行變化等等,張飛也同樣沒有保留的展現出來。
當然,不是說觀看了完整的“蛇皇境”,就能夠成就“蛇皇境”,那是不可能的事情,“傳承”可不是簡單的將祖宗的知識傳下來,傳承實際上還包括基因;不過,也有很多傳承武學不講求基因的,但象張飛、關羽之類的,往前數幾十代祖宗都不是武者,卻在他們這一代崛起的,就具有“基因傳承”的要求。
張飛是武聖,隻有超越武道者才會被稱為武聖,三晉時期起碼超過25個武聖,武道的巔峰是哪裏?答案是“法身”,超越“法身”就是“道虛”;道虛分為地遁、破天,虛空,張飛達到地遁,接觸到“破天”,所以,他被稱為“半步虛空”。
後天三流宗,先天覓仙蹤,是人“自我極限”的突破,氣勢、意境、法身、道虛是人“自我天地”的修煉。
前者是基礎,隻有突破自我極限,才能進行“自我天地”的構築,也因此,有“非巔峰不成勢,非先天不成境,非三仙不道域”的說法。法身是十聖劃分出來的武道終極,但數千年下來,天地環境越來越差,武者們早就沒辦法達到“法身”的地步。
因此,才有了氣勢、意境、道域的新劃分,就算是這樣,也仍然極少人才能達到“道域”,不說前五千年,就說新的834年裏,就沒有一個武者達到“道域”;駱賓王被稱為最接近“道域”的人,但也隻是最接近,丫還沒有築境(道域),與苗人風一樣都屬於“術境”。
境分凡、術、築三階段,在靈池還沒有改善天地時,李白等一大票高手都還在“凡境”裏撲騰,直到苗人風從靈陸回來,這些高手才突破到了“術境”。而駱賓王也終於半隻腳邁進了“築境”行列,但仍然跟苗人風一樣,苗人風同樣也是半隻腳邁進築境的。
蛇皇境隻是張飛遺跡中的一小部分,它是完整的境,也就是“築境”,勢、境、身、道即是緊密聯係,也是獨立成就;在意境中是可以施展氣勢的,同理,在意境中也可以施展法身,而這三者合一形成的就是“遁地”。
十聖把“法身”設為武道的最巔峰,就在於“遁地”已經脫離了“武學”範疇,它已經無法用“武學理論”來解讀,它屬於真正的術、法、神通;可以將能量進行各種轉化,比如呼風喚雨,比如顛倒陰最等等。
象苗人風的“胎化易形”隻能屬於障眼法,若是到了“遁地”,就可以直接將自己“氣化”為一塊石頭,也可以氣化為一隻巨鵬;當然,遁地還是有諸多的限製,不可能真的飛天遁地,還是會受到天地法則的諸多約束。
但若是到了那種層次,世界任何一之處皆可來去自如,由此可見,古武者們的彪悍程度是多麼無法想象的,也就難怪天地環境會不斷的惡化,生靈太過於強大,自然就無法承受;自然的惡化,也就減弱了生靈的強大,最終達到平衡,這是自然規律。
因此,生靈若想保持強大,就要維持自然的強大,這就有了獸陸、靈陸以及其餘仍然隱藏沒有被玩家發現的神秘地點,比如張飛遺跡。
苗人風是去過靈陸的人,他也是建築“靈池”的第一人,同時,他更是改善天地環境的經手人,沒有哪一個玩家能比得他對天地環境改善、惡化等等知識;因此,苗人風隻是粗略的轉了一圈,就發現張飛遺跡,並不是“傳承”那麼簡單,它還肩負著“承載”的功能。
現實中有很多磚家說森林是地球的心髒,“玄陸”的心髒是什麼?苗人風不知道。但他知道要維持玄陸不再惡化,需要武獸的存在,需要氣脈的存在,需要靈陸的存在;改善天地環境,其實就是找回它缺失的零件,讓它修複被人族、武獸等等造成的創傷。
三千年前,老黃牛出現在張飛身邊,三千年後,老黃牛的老後出現在張飛的後代身邊,這兩者之間若是沒有聯係,那智商真的被清零啦!但很明顯,三千年前或是三千年後,這兩隻老黃牛確實是來輔助的,然後,遍觀三晉時期的數十位武聖,就會發現一個共同點,他們身邊都會有武獸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