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聽過往武者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但玩家們卻特別討厭這種打聽、登記等等,由此引發無數的戰鬥;因此,國宗們也與時俱進,不再去詳細登記過往武者的信息,特別是象苗人風這樣過路的。
但若是在此郡內逗留,那就得留下信息了,這也是國宗為了維護境內秩序的行為,如果隻是路過並不幫太久的逗留,國宗就會派出人員進行跟蹤;名義上是護送,實則是監視。
苗人風很小心的隱藏自己,不是怕暴露,而是他這個遊戲人物很特殊,任何小事牽扯到他,都有可能引起變化;因此,苗人風並不想與什麼事件扯上關係,隻是人在江湖飄,經常要挨刀,這不,前方發生了戰鬥。
服飾鮮明的兩幫人馬正纏鬥在一起,勁氣爆炸之聲絡繹不絕,很明顯可以看出,是一夥人正圍殺另一夥人;監視苗人風的五嶽弟子立即出麵詢問,結果,被人毫不客氣的卷入戰鬥中,於是,救援的信號立即在空中綻放。
苗氏書靈極速搜索相關信息,得出交戰雙方的資料,這是根據交戰雙方的服飾來搜索信息的,穿紅黑相間鎧衫的是五嶽當地白道幫會“煙火十三塢”,被“煙火十三塢”圍殺的是身穿白藍相間服飾的“五德會”,五德會屬於青州郡的白道幫會。
很明顯,五德會踩過界,煙花十三塢正在驅逐,隻是把五嶽劍派卷入紛爭中,就顯得有些莫名其妙。
苗人風一夥人並不耽擱,偏離官道繼續前進,由於七十名古衛散發著先天氣息,交戰雙方倒是沒有前來糾纏;一夥人順利的離開了交戰地點,還沒有鬆上一口氣,前方官道卻是出現大量的五嶽劍派弟子。
五嶽劍派弟子來勢洶洶,一看到苗人風一夥人,就二話不說要包圍,苗人風自然不是怕事之人,七十名六巢古衛迅速散開擺出“三裏弓影笙”陣;此陣屬於神衣院的獨有武陣,必須配備刀、盾、劍、弓四種兵器,而內力槍相當於“弓”。
“呯”,整齊的槍聲中,七十粒內力彈出膛,但並沒有筆直的擊向目標人物,而是詭異的彙集在一起,形在“弓”的模樣,緊接著,陣心人物呂缺布,端著“真力槍”朝鎖定的敵人發射;“弓”頓時發出“崩”的聲響,一道勁氣洪流在五嶽弟子中爆炸。
呂缺布迅速移位走開,苗人風閃身而定,代替呂缺布成為陣心,七十名古衛抽出刀與盾,刀盾相擊發出“嘭”的聲響。
“帝欲興師,修我白衣;神衣浴血,與子同仇。”
“帝欲興師,修我銀槍;銀槍重鋒,與子偕作。”
“帝欲興師,修我紋章;紋章如令,與子偕行。”
雖然神衣院已經解散,但苗人風無意去更改做戰時的聲勢,七十名六巢古衛在準備全力攻擊時,很自然的唱出“帝衛神衣歌”。神衣衛有自己的修煉心法,叫“陽宮望月”,這是李氏門閥的武學分支,屬於“先天級”,隻有一路從綠章升到銅章的神衣衛,才有資格被賜予這套心法的修煉。
七十名六巢古衛被皇帝招募進神衣院時,通過自己的拚殺奮鬥,獲得“陽宮望月”的心法,同時,也修煉了被稱為神衣三陣的,“刀台盾涼陣”、“蛟龍風露劍無聲”陣及“三裏弓影笙”。由於配德的“內力槍”,苗人風又消耗悟性進行改良,但改良還沒有成功,否則,就是三陣融合起來的武陣。
由於改良還沒有完成,古衛們就仍然布神衣三陣,這些都是老神衣,彼此間配合沒有任何問題,當然,他們雖NPC,卻也是有七情六欲的;不能說這七十人之間情同兄弟,彼此間的小磨擦也是有的,但在一共為苗人風出戰時,卻是不會拖後腿的。
刀台盾涼陣以“刀刀盾刀盾盾”為組合演變,陣眼(心)若是擁有“罡煞星”三氣的話,則此陣中的“涼”屬性就能演化出來;蛟龍風露劍無聲及三裏弓影笙,也是如此,陣眼是非常重要的,他是武陣的核心及靈魂人物。
若是沒有陣眼,武陣也能夠施展出來,但威力與演變就差了很多。
五嶽弟子很快就感受到七十名一竅成勢先天的彪悍,刀與盾之間的層層疊疊推進,配以“三裏弓影笙”所擊發的“內力彈”,迫使五嶽弟子不斷的後撤;為首的五嶽真傳試圖也擺出五嶽“全真太陰陣”,但呂缺布的狙擊手藝可不是假的,800米的射程,讓五嶽真傳不得不全心的來躲避呂缺布的鎖定。
古衛們的配合還是有漏洞的,這是因為他們還不習慣加入“內力槍”布出武陣,因此,戰況算不上激烈;五嶽弟子四散遊走,古衛層層推進,將五嶽弟子打得更亂,使得他們無法布出武陣。
很快就有消息傳來,打錯啦!
如影附形的鎖定感終於消失,五嶽派真傳“孟廣南”暗暗鬆了一口氣,他也沒有糾結打錯的問題,傳音給幾個弟子後,四散的弟子不再集結,以免引起更多的誤會;等脫離了苗人風後,才再次集結起來,然後衝向煙火十三塢與五德會的戰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