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於青城宮西麵有一片密度較高的建築群落,它叫“行政殿”,任何關於青城政務的事情,都會彙集於此處,再進行處理;派內弟子若是有相關的疑問或是舉報,也可以進入這裏找到對口的部門。
內務堂分管衛生、弟子考評、後勤等等方麵,它並非執法堂,屬於宗派服務機構,權力大,但事情也很瑣碎;如何提升工作效率,是每個內務堂太上長老都在思考的問題,這也是為什麼苗人風會被邀請來的原因。
外門晉階內門的考試流程已經有七百餘年的曆史,最後固定下來是在三百多年前,也就是青城派成為國宗的時候;當時的內務堂執堂太上長老很傲嬌的說,這一套考試流程已是最為精簡的,事實也證明,他說的對,否則也不會一直用了三百多年。
但三百多年前的內務堂執堂太上長老忽略了一點,監考弟子全部都是後天,從來沒有一位先天高手去當過監考的,也就沒有一個人象苗人風這樣,僅是依靠“青陽一劍”就淘汰十七人,以最快的速度區別出優劣。
能夠被宗派定為“基礎心法”、“基礎劍招”的,都屬於天才的作品,萬丈高樓平地起,根基打得不好,天才也會早早夭折的;因此,莫要小瞧宗派的這些“基礎”武學,它們都是從傳承武學是挑出來的,就比如青城派一切“基礎”,都是從“青陽心法”與“青陽一劍”分化出來的。
“青陽在心,會當青城”。
講的就是掌握了青陽武學,青城派所有的武學都能夠觸類旁通,此話雖是誇了一點,卻也沒有太過偏離現實;所有的玩家都是從基礎開始的,苗人風也是從“千幻訣”一步步修煉上來的,而千幻訣是“道心種魔訣”分化出來的。
青陽一劍是沒有特定的出劍軌跡,因為王九陽創建此招時,完全是即興發揮,然後,被後代分化出來當時,規定了出劍軌跡;因此,莫要以為學會了基礎初中高,就全麵了解了青陽一劍的攻擊角度,那是不可能的。
苗人風之前考試時看似簡單一刺,實則包含了9種變化,這些變化在演練時痕跡比較隱蔽,隻有遇到敵人時,才能清晰看到它的變化在哪裏;也正是變化夠隱蔽,那三個玩家都隻瞧出了一種,苗人風覺得他們基礎打得很堅實,就讓他們通過,其餘的淘汰。
但後天武者施展“青陽一劍”的話,變化痕變就非常的明顯,這是因為他們“真竅”未能強化,達不到那種隱藏變化的要求。
內務堂執堂太上長老叫“潘玉美”,此人與苗人風也有幾麵之緣,但都是兩三年前的事情,也就是苗人風在青城派求醫,完成“資質重置”時的事情。
潘玉美,96歲,青城主峰“蟠陽峰”峰主,聚境巔峰先天等級,白居易的鐵杆基友,“氣劍”派係的急先鋒,座下有一名傳承弟子,17名真傳弟子,內門弟子不計。
苗人風在認出這位太上長老是潘玉美時,心中也是略感吃驚的,因為三年前,潘玉美還不是太長,他隻是巔峰大宗師的等級,連“氣勢”都是沒有鑄成,但僅是三年的時間,他就聚境巔峰先天,修煉速度也是相當驚人的快。
潘玉美沒有與苗人風客套,雖然都是先天,但潘玉美在派內的地位高過苗人風,當然,對待先天級的弟子,這些師長也是態度極佳的。
或許有人會問,苗人風假裝出來的成勢二竅先天等級,卻僅僅是護峰內門,青城派嫌先天級弟子太多嗎?居然不提升苗人風的派人地位。其實這種情況跟當初是個外門就能進內門一樣,物以稀為貴,等不稀後,也就不珍貴啦!
當先天級弟子數量稀少時,宗派會大開綠燈,各種福利狂砸,當先天級弟子越來越多時,宗派就會一視同仁,所以,苗人風成勢二竅先天等級,仍是護峰內門的地位,並不會引起懷疑的。
苗人風在潘玉美要求下,施展了之前考試時的那一刺,潘玉美的眼光自然是高明的,他再次要求苗人風施展那一刺,等苗人風施展出來時,潘玉美極速出劍,攻向苗人風。
潘玉美的“蟠陽劍”剛剛進入苗人風的劍圈內,苗人風的“斷虹劍”如同折斷般的撞向蟠陽劍,斷虹劍當然不是真的折斷,這隻是“青陽一劍”中的一種變化。
潘玉美眼中綻放明亮的光彩,他如同一隻花蝴般,圍著苗人風不斷的出劍,但不管他從哪個角度進攻,斷虹劍總能在準確的位置迎接。
叮叮當當,叮叮當當,崩……。
苗人風疾退,他的斷虹劍隻是先天級的,但潘玉美的蟠陽劍可是“絕品”,世間獨一無二的名字與造型,雙方都沒有施展氣勢與意境,單憑真力與劍招的變化進行交手,這就更考驗兵器的屬性,所以,苗人風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