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卷 列國山河分雁字,一門金玉盡龍驤 第七十二章 七夕鵲橋(1 / 2)

“荊門鬼見愁,望澗鵲橋會;白池似黃泉,斷梁天欲接。一峰高一峰,一巒強一巒;鐵鞋破千雙,仍在荊山中。”——荊山地碑。

荊山最危險的不是武獸而是植物、瘴氣、沼澤等等,天然的地理環境,使得荊山成為匪盜盤踞的聖地之一;折戟在荊山的剿匪武者不計其數,也使得荊山黑道形成極強的勢力。

不以打/劫為日常活動的黑道不是好黑幫,但荊山黑道還真不以劫掠為生,荊山裏的植物足夠讓他們獲得巨量的財富。這也使得荊山的黑幫經常發生火拚,特別是在833年崛起的“南荊幫”,此幫成員皆是現實中某座城市的人,招收成員時也注明必須是那個城市的人。

南荊幫幫主陳嘉洛是成勢巔峰先天,出師於是黑道宗派“白骨地宮宗”,原本陳嘉洛是白骨地宮宗的“首席真傳大師兄”。但在833年時,國宗的少俠們也不知抽了哪門子風,居然聯手攻上“白骨地宮宗”的老巢,把這個早已破敗不堪的宗派給刷了個爆。

宗盟碑上有這樣一句話,“沒有被毀滅的宗派,隻有消失的宗派”,意思就是宗派被攻破不要緊,宗地被搶占也不要緊,隻要象征宗派的“物件”沒有消失,此宗派就有複出的機會。

陳嘉洛就是拿著“白骨地宮宗”的宗派信物逃離的,雖然宗派沒有消失,但複興宗派任務也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因此,陳嘉洛決定曲線救國,先打一下塊地盤聚集財力與人力,等時機到後,再轉為“宗派”,這樣的話,就避免在根基未穩時,重新被打趴。

南荊幫的老巢就在“荊門”,地碑上第一句話就是“荊門鬼見愁”,連鬼看到那地勢都發愁,由此可見“荊山”的地勢有多險峻。而荊門範圍內有多達31種的特產植物,特產的意思就是隻此一家,別無分號,南荊幫也是依靠這31種特產,在一年時間裏壯大,成為荊山黑道不可忽視的一股強大力量。

“隻要TG不較真,凡事都能生根”,現實中的TG一旦認真,再強的力量都會灰飛煙滅;換過來說,“隻要國宗不較真,黑幫發財不吭聲”。但在青城派被刷爆後,有見識的人都知道,悶聲發財的好時光已經過去,那群國宗傳承魂淡們,正準備收割財富。

陳嘉洛是有見識的人,他知道不能再按原來的計劃發展,必須在“副本聯盟”那群鳥人把目光轉向荊山時,把整個荊山統一形成銅牆鐵壁,讓“副本聯盟”有所顧忌。荊山不是青城,不會有什麼劇情落下來,也就不會給“副本聯盟”可趁之機,隻要把荊山經營的如鐵桶般,副本聯盟敢來咬,就會崩掉一口牙。

因此,苗人風等人準備橫穿荊山時,正是南荊幫進行“荊山”統一戰的時期,陳嘉洛也是個人才,在這個時間段啟動大戰,就是看準武當派無法騰出手腳;當然,陳嘉洛也算不準武當派會在什麼時候結束境內民/亂,所以,他加快統一大戰的步伐。

單憑南荊幫要一統荊山是不可能的,老祖宗在這種亂局下提供了很多方法,比如“合縱連橫、遠交近攻”之類的;當然,很多人都知道,具體如何運作卻也是需要智慧的。但歸根結底,無非就是利益上的輸送,或者“投其所好”。

陳嘉洛一方麵向山外招募強者,一方麵以金錢開道,當然,也有不喜歡錢的,那就用裝備,用武功秘籍等等,反正就是“投其所好”嘛!

苗人風等一眾人來的正是時候,南荊幫此時也算是“求才若渴”,見到一眾荊北武衛兵,還以為是幫內某位大佬邀請來的;因此,讓苗人風等人有小小擔心的“荊門”,居然就這樣讓他們給混進去。

南荊幫能夠快速壯大崛起,幫內自然也是有大量的人才,其中有一個叫“抓背不解癢”的家夥,醫理才藝非常厲害,厲害到什麼程度?厲害到一看到狄禾火等一百多名青城真傳,就指出他們虛有其表,還罵招募這批人的家夥是瞎了眼。

狄禾火等人正準備幹死這家夥時,聽到一個令他們振奮的消息,抓背不解癢旁邊站著一個幫內地位不低的人,此人聽後笑道:“不正是他們有所求,才會被招募進來嗎?若是無所求,想來也是招不到如此多的強手。”

“擦,要讓他們成為強手,就得治好他們,我們的‘地魔丹可不是大風吹來的”,抓背不解癢恨恨的罵道,顯然這貨不是針對青城眾,而是“守財奴”的性格。

“地魔丹”是一個極為陌生的丹藥名字,苗人風就算有苗氏書靈相助,也沒有找到相關信息,這說明“地魔丹”不是傳統流傳下來的,而是剛剛新創出來的丹藥;而聽抓背不解癢及旁邊之人的語氣,似乎“地魔丹”能夠一次性解決青城眾們的傷勢。

苗人風不信,狄禾火也不信,其餘青城眾更不信,他們可都是老鳥,就算是少林“大還丹”,武當“真武丹”,也不可能一次性將真竅創傷、丹田創傷、氣核創傷、氣碑創傷、資質創傷等等給治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