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卷 彼岸橋渡道為船,修身立意覓骨源 第二十章 九結(1 / 3)

寒耳江是一處寶藏,這是原氏武國及周邊武國都知道的事情,此條江的特異之處在於它沒有任何的魚類棲息,江麵一米處與普通的水一樣;但一米底下的江水卻是含有濃度高達90的“冰煞”,這說明這條江底定然存在著“冰煞氣脈”,可無數年過去,也沒有誰找到,更別說占據,開發。

連宋閥這個海上霸主之一都在這條江損兵折將,最終放棄對“寒耳江”的占據與開發,由此可見“寒耳江”的特殊之處,也不是骷髏們能夠應付的。骷髏們固然能夠不借助船隻,在海上漂流、劃行數個小時,但不意味著在這樣特殊的地點,也能夠做到的。

因此,骷髏們此次需要船。

受寒耳江的奇特影響,所有在江麵上航行的船隻,吃水度都不能超過一米,否則,必然會被下方的冰煞之氣所侵蝕,最後的下場就是船被洞穿而沉沒,船上的人掉入江中;數千年以來,能夠掉落寒耳江而不死者,一個巴掌都能數的過來,可見死亡率有多高,骷髏們自然更不敢去冒這種險。

武者這個詞是不是人族創造的,也不是武獸族,它出現的時期可以追溯到巫妖仙三族大戰的遠古時期,武者在當時泛指戰爭的主要群體。一直到大秦王朝建立,六賢提出宗派論後,武者才劃分為武者與武衛兩個種類,前者是指宗派修煉的修煉者,後者是指服役軍團的修煉者。

陣,是最古老的戰爭手段,遠古時期沒有如今種類繁多的戰爭器械,最主要的戰爭手段就是“陣”,而“陣”可以說一切修煉手段的源頭。不管是武學、外相(氣境相域)、內形(道體)、煉器、提煉等等,都是從“陣”中演化出來的。

因此,就算時間推到現今,“陣”仍然是主要的戰爭手段,隻是比以前更加變化多端與殘酷,規模也更大。

苗人風等骷髏對於戰爭是一點也不陌生的,但他們缺少“軍陣”。

陣是很嚴謹的,越是高明的“陣”對布陣者的要求也越嚴苛;這也是為什麼要將武者區別為兩類的原因,成為武衛,就要接受嚴明的軍紀,花費大量的時間進行訓練,最重要的是,隻能接受武衛軍團所要求的心法、招式,不能胡亂學習別的武學。

宗派的“內門弟子”也被稱為“宗衛”,他們同樣被要求掌握一門甚至多門的“陣”,通過“陣”的考核才能繼續擁有“內門”的地位;相比武衛,宗衛相對來說要寬鬆很多,但隻要想一想玄隋爭霸時期,這些當時尚未時國宗的宗派就占下一郡之地,就能知道,宗衛實際上就是軍隊。

“所以,你說這麼多就是水水更健康嗎?”唐大強嘲諷道。

九貝勒若是有表情,此時必是滿臉通紅,被氣的,他冷哼一聲,壓下怒氣,“我說這麼多,就是要告訴你們,我們武者修煉的,本身就是戰爭武學,隻要我們各自施展所學,說不定就能創出獨屬我們的軍陣。”

第四小隊成員包括霧探花、霧良、華山陀、唐大陵、方赤旗,這支小隊被派出去探查周邊的情況,其實就是去尋找船隻;按苗人風的打算,隻要在周圍砍幾棵樹,往江裏一扔,骷髏們各自抱著樹就可以遊過去的,但後來發現,木頭居然沒辦法在江麵上浮起來。

這說明“寒耳江”上行駛的船隻不是普通的船隻,需要特殊的材料建造出來的船隻才能航行;因此,苗人風就派出第四小隊,去搜一搜有沒有船,第四小隊出去搜索30分鍾左右後回來,表示倒是有幾個村落,但都被毀壞的不成樣子,人影都沒見到幾個,更別說打聽船的消息。

苗人風其實是想跳進江裏的,他擁有罡煞雙碑,濃度90的冰煞對他而言並不能侵蝕他的身體,哦,骨架;不過,這隻是一時念起的衝動,苗人風壓了壓後,就把這股衝動給壓滅掉,這是作死啊!

九貝勒與唐大強這兩個基佬還在吵,本來是討論“陣”的,後來就歪樓了,雙方現在吵的是“陣”的優劣性;按玩家們的分類,唐大強就是一個機關武者,這貨對機關術已經達到癡迷的程度,將機關與武功融合形成機武,這跟孟浩然當年以醫理、機關,武功形成的“醫機武”也是差不多高度啦!

九貝勒理論知識紮實,學識淵博,唐大強技術過硬,實踐能力高,兩人倒是吵的很火熱;不過,論嘴皮子,唐大強這個“槽男”卻是敵不過九貝這個“嘴男”,能動手就別嗶嗶,唐大強最後還是靠動手,把九貝勒打得認慫。

杜別寒與苗人風的死杆家丁呂缺布很象,都是不愛說話的悶/騷/男,閑時就愛坐在一邊裝孤傲,沉浸在自己對武學的部析與融洽中。元落青鶴是一個不會讓頭腦安靜的“思考男”,他總想把事情的方方麵麵全都考慮進去,就算因此而精神疲勞,也仍然樂此不疲。

其餘的骷髏也各有各的習慣與缺點,苗人風幾次的鼓舞起到了很大作用,一直隱藏自己想法的骷髏們也開始投入進來;由於孟鞏的第五小隊覆滅,原屬此隊的厭砂就加入了第三小隊,隊伍的形成也自然轉化為山頭,隊伍之間的競爭與針對,自然而然的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