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赫拉達峰,海拔數萬米,峰頂終年被雪覆蓋,經曆五天的跋涉,23個骷髏到達了這座廣寒島最高山峰的底處;仰首望著被雲霧所遮的峰頂,骷髏們齊聲哀歎,他們要去的就是峰頂,不需要親如其境也知道那地方不是人呆的。
事實證明,骷髏狀態不是給的,沒有血肉五髒六腑,骷髏們能在各種惡劣的環境下生存,車前草死於骨源被奪取,孟鞏等死於骨源被彼岸塔毀滅;正是應證了“骨源不滅,骷髏不死”的設定,而任務指引將六扇門總部設在這樣的地方,也是骷髏們前次作死的關係。
英嶺是六扇門被指引到的第一個六扇總部,不過,那時骷髏們都還各懷心思,就連苗人風也沒有想在逆海所根發展的心思;因此,在當時情況下,骷髏們並沒有什麼太過具體的規劃,屬於走一步看一步,等苗人風惹怒宋閥扛把子,英嶺直接被夷為平地後,骷髏們被迫踏上遷徒的路途。
正所謂“世界那麼大,憑咐不看看?”又所謂“世界真奇妙,一看嚇老子一跳”,這一路走過來,骷髏們的心思也起了變化,特別是發現了在逆海,隻要好好發展,比玄陸更有“錢”途,各自的心思頓時就活躍起來。
藍耀有高原反應,並不強烈,運轉心法後可以抵銷,但再小的消耗也是消耗,越往上攀登,氣值消耗越大,一旦消耗超過心法恢複數值,持續下去就不得不吃丹藥補充,那就不可能長期居住;因此,在三分之一的峰腰處,藍耀停了下來,受命建造木屋,後麵還有兩個捕手,但不知能不能活著到達,反正先把木屋建起來再說。
藍耀要建的木屋自然不能是隨意的,那太浪費他的“陣”及“星局”,他需要選擇最好的位置,規劃出一個龐大的“屋陣”;當然,這是長期的規劃,目前先來個容易的,而紅峽鎮的保護費會在後續送來,建築材料就是從紅峽鎮獲得的。
骷髏們繼續攀登,沒有累贅情況下,骷髏們攀登的極為快速,但仍然花費一個小時多才到達指定位置,那地方是一片寬闊的雪原;骷髏們其實也是很小心的,就怕有什麼雪崩,雪穀之內的情況出現。
“有建築。”
在這片雪原四下分散搜索後重新彙集,霧探花所組的第四小隊有所發現,那是一座不知存在多少年的道觀,骷髏們隻看一眼就發現有熟悉感,隨後記起,這道觀不正是英嶺的“英靈觀”嗎?令骷髏們詫異的不止此處發現霍去病的“英靈觀”,還發現這座英靈觀並不受風雪的侵蝕。
不受大雪的侵蝕並非英靈觀的建築材料逆天,而是英靈觀建立在一條“煞脈”上,煞脈就是完整的五然煞氣脈;它通過自我修複完成五然煞的平衡,而成為“煞脈”,五行罡、五然煞及四星宿,就算是單一屬性的脈,就是極為稀有的,這種完整的更是難以見到。
煞脈自然是經過處理與牽引的,否則早就泄/氣,開發“氣脈”是一件高難度的大工程;若是在開發過程中出了事故,會造成“氣”的泄露。“煞氣”對於普通人是致命之氣,對於未修煉到位的武者,同樣致命,所以,開發“氣脈”需要小心翼翼,做好各種防犯。
“我當年都是誤闖誤撞進去的,氣脈本身具有自我修複的能力,特別是完整的氣脈,相生相息不斷的擴漲,偶爾會打通一條通道與外界接觸,但會迅速形成氣之壁壘,避免大量的泄氣。而這條與外界接觸的通道,就是我們常說的氣口,從氣口進去,就直接進入氣脈的內部,沒有與之相匹配的屬性及修為,被氣化成為營養就是正常之事。”
骷髏們聚集在“英靈觀”西廂處,那裏有一個小孔正往外冒氣值在100點左右的煞氣,100點的煞氣還不足以影響到環境,很快就被外麵的空氣同化;空氣實際上就是各種氣的淨化器,它能包容所有的氣,也會根據當時的環境,將氣進行最有利於環境的轉化。
比如葉赫拉達峰的峰頂是被大雪覆蓋,因此,這條不知儲量多少的“煞氣”脈所外泄的煞氣,就會被空氣轉為“冰煞”氣,與周圍的環境契合;不僅不會破壞環境的平衡,還不斷的完善葉赫拉達峰的環境,這也使得葉赫拉達峰的氣溫就算是天仙武者,也不敢逗留太久。
當然,若是修煉“冰煞丹田”的武者,這地方就是寶地,在此處修煉的話,玩家們建“道室”進行閉關,可得到大量的修煉經驗,NPC無需建“道室”,每天打坐就能獲得到提升;其實兩者都是一樣的,玩家走設定,NPC走悟性,環境對於兩者都是有利的。
苗人風是“罡煞丹田”,這地方對他而言並不能說很好,若是罡煞環境的好,才是最好的,而其餘的骷髏中,隻有杜別寒是“風雲冰三煞丹田”。
“猛弓別腰寒豹厲,一箭萬古匡正氣”,這是係統對杜別寒的評價,人稱“一箭萬古”杜別寒,是極少成名玩家中沒有被黑過的,苗人風自然不可能沒有被黑過,這貨成名之後被黑的連烏鴉都自愧不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