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卷 彼岸橋渡道為船,修身立意覓骨源 第五十七章 九藝榜(1 / 3)

野草攀爬在蘺牆,蜿蜒盤旋將木屋團團環繞,但綠意卻無法掩蓋辛刺的礦物燃燒之氣,綠意也無法遮蔽汙染空氣的灰氣;離木屋數十米處,一排排石窰極有規律的座落,一根根管道將這些石窰連接,一道人影不慌不忙的在高大的燃機裏添加著“玉石”。

玉石添加進燃機後,自動排放到燃機內,燃機抽取玉石內的氣將之輸送入石窰中,石窰隨之發出震蕩的轟鳴之聲,一團團灰氣從煙囪竄出;待石窯內的礦物被催化為液體後,就從石窯內的出液管流了出來,彙入“提煉池”。

提煉池與提煉台之間同樣也有管道連接,提煉台並非一張方桌,而是彎彎曲曲的圍著提煉池,操作者先打開閥門,將提煉池內的液體送入提煉台的“煉化機”,隨後,手速極快的在拍出“提煉”之藝,隨著提煉才藝的輸入,煉化機內流出來的已經不再是液體,而是晶粒。

晶粒被攝取放入另一個機械中,操作者繼續拍出“提煉”才藝,晶粒再次融化為液體,流入下一個機械中,然後再次形成晶粒;提煉才藝+提煉器械+操作者才藝等級+操作就是整個提煉純度的關鍵,而礦物—氣——液——晶粒——液——晶粒——氣,形成的不斷循環提煉後,就是最終所提煉的“純正之氣”。

普通人由於無法開啟丹田的原因,就無法進行修煉,但機關術的先進,使得普通人就算無法修煉,也能成為極為厲害的手藝人;而就算無法成為厲害的手藝人,隻要掌握了手藝,就能進入“作坊工作”,在機關機械的幫助下,成為一個工人。

太玄帝國不是一個純粹的農耕大國,機關術的日異創新,使太玄帝國已經邁入工業化,不管是軍事還是民用的物質,都可以通過機關器械形成大規模的生產;而擁有品級的“手藝人”,相當於現實中天朝五六十代的職稱工人。

在五十六年代的天朝,八級技術工人就是一個工廠的巔峰天仙存在,工資高福利好,還可以不鳥權貴;當然,在遊戲中,傳承級手藝人雖然地位高,卻是不能不鳥權貴,除非這個才藝擁有不俗的實力。

傳煉拾捌,就是太玄帝國立朝以來,第十八個獲得傳承級稱號的提煉師,他是一個普通人,普通人要想成為傳承級提煉師,天賦是必不可少的;如果努力就能成功的話,那天下間就不會有那麼多草根。當然,努力是必須的,不努力就算有天賦也是白搭。

武獸族的天賦是武學,人族的天賦就比較奇怪,全落在了手藝上;不過,人族的天賦不是天賦降臨,而是“本源”蘇醒。要知道什麼是“本源蘇醒”,就要從“人是從骨進化”這個說起,人是骨進化而來的,那骨是什麼骨?

那就得回憶一下苗人風從“亞米裏希”草原的地下魔窟看到的“人族始祖”壁圖,人族始祖是燧,他最早是“靈族”的無名小卒;戰死後成為“真靈”,他沒有身體,然後,他將一塊骨頭做為寄體,並開始“吞噬萬物”修煉。

燧皇通過吞噬慢慢的成形,無法得知他當時是怎麼想的,反正,他最終成為“骷髏”的形態,也就是人族最早的形態。這個時候,彼岸者發現了燧皇,從彼岸者能夠輕易的進入燧皇的骨架中,以及燧皇不斷的四處吞噬,就可以發現,人族始祖“燧”在當時智力是極低的,否則也不會沒有反抗,也不會什麼都吞噬。

腦殘的燧皇完體是憑本能行事,羲皇與神皇的出現,也是燧皇吃撐了,本能的分化出來,而越來越多的彼岸者逃離了彼岸,將人族三皇當成寄體;人族三皇繼續吞噬萬物,盡管就三個,但當時統治天地的“靈族”卻是無法消滅他們的,而靈族最終退出天地統治權,就是活生生被吃“跪”的。

人族三始祖的“吞噬萬物”可不是開玩笑的,丫不僅吞噬天地靈氣,還吞噬任何含有靈氣的物質,值物、礦物、靈族,什麼都吃;如查沒有發生後來的“長生與輪回”之事,人族三始祖極有可能把“初界”吃的崩潰,也就沒有後來的武獸族、人族的什麼事啦!

彼岸者認為人族三始祖的形態(後來進化出血肉,已經是人的完整形態),是最佳的容器,但容器數來數去就尼瑪三個,不夠啊!而且彼岸者估計也發覺了人族三始族的這樣“吞噬”,會造成極其嚴重的後果,所以,寄宿在人族三始祖內的彼岸者們爆炸啦!

彼岸們占據人族三始祖的骨頭一小截,密密麻麻的將三始祖全部骨架都占據,等到合適的機會後,集體撐爆人族三始祖。所謂的合適機會,就是指已經有人族後代的出現,這些彼岸者通過人族三始祖本能的繁殖,將自己所寄居的骨融入到其中。

這裏要注意,人族三始祖都是“男”的,其所“啪啪”的對象是千奇百怪的,但有“彼岸者”寄居骨所影響,最終誕生的後代,都是以人族始祖為原型,隨後,彼岸者分化為“長生”與“輪回”。繁殖過程中也是有意外出現的,長生者與輪回者也就喪失掉,轉為人族的“血骨天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