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卷 彼岸橋渡道為船,修身立意覓骨源 第七十二章 九練(1 / 2)

“不是普通的水源”,千重素洛解釋道。

“壯誌烈泉嘛”,苗人風不屑的說道。

千重素洛眨了眨眼睛,雖我“壯誌烈泉”是族中的核心秘密,但苗人風能一口說出來,千重素洛卻發現自己一點也不驚訝,“莫非我已經變成了腦殘粉?”千重素洛吐了句槽,由此也能知道,苗人風給她的印象極為深刻的同時,也是極為神秘與高大上的。

壯誌烈泉是一種特殊的泉水,它的特殊之處就在於“壯誌”二字,誌其實就是資質,壯族為了避免外人窺視,才將“質”字給改成“誌”;當然,壯誌泉還是需要經過提煉等幾道程序的,然後融入藥材,最終製成“壯誌酒”,能夠提升1萬點的內力資質,也算是一種較好的修煉資源。

苗人風看不上,那是丫眼光太高,壯誌泉做為嶺南東部的特產之一,是維係好幾個部族的生存根基,千氏壯族若是不想就此隕落,就必然是要保住壯誌烈泉的,才有了此次決定部族生存的千人大戰。

侗族並非嶺南東部常居的族群,而是常居於固山山脈,此次也算是跨地區性的侵占,背後肯定是有什麼黑手在推動的;固山“知青點”雖不是與世無爭,卻也沒有什麼雄心壯誌,別人不惹的話,固山瘋客們也不會發瘋的,拋開“知青點”這個固山扛把子外,能夠影響“侗族”的就隻能是嶺南郡大佬“唐門”。

但“唐門”知道“壯誌泉”的存在不是一天兩天,也不是一年兩年,丫知道了幾百年,幾百年來天地環境不斷惡化,唐門也沒有起心思去搶占壯誌泉,而是以交易的方式進行,那隨著天地環境不斷的轉好,唐門也沒有理由去強占壯誌泉的。

“嘖,這就很監介(尷尬)了,除了知青點、唐門外,誰會去惹壯族?”

倒不是說嶺南郡隻有知青點與唐門,而是各家的地盤早就規劃好了,唐門也不允許郡內的門派、幫會相互侵吞,這會破壞嶺南江湖諸道的秩序,也會讓國宗盟認為唐門已經衰落,否則不會任由嶺南江湖道進入“群雄逐鹿”的境地。

唐門多次圍剿“知青點”,就是“知青點”不服王化,屬於刺頭,是破壞嶺南江湖穩定的恐怖組織;可惜,知青點的固山瘋客實在太瘋狂了,把知青點燒了好幾次,讓唐門損失慘重。生意人的唐門後來不打知青點,估計也是看出知青點守成有餘,開拓不足,再加上這票人是守門虎,隻要不激怒他們,他們就經營著一畝三地,所以,幹脆就跟知青點做起了生意,也算是默認了“知青點”屬於嶺南江湖一分子。

少數民族並非是屬於嶺南江湖的,它們是屬於朝廷管轄,它們是氏族、世家、家族,而不是門派、幫會,所以,根據皇權、臣權、武權,三權鼎立的協議,少數民族是歸於朝延的,也就是皇權與臣權的管轄範圍。

當然,權力的界線一直是模糊的,有需要時,武權也會跨界踩線的,李隆基皇帝登基沒多久就踩界過線,上演了“出燕奔洛”的戲碼;閣老院拉攏安祿山、史思明、朱重八、趙匡主等等大將,鞏固臣權,將國宗趁朝廷動亂伸過來的爪子拍了回去,上演了“八將入燕京”的戲碼。

每當玄地有大事發生時,隱門與國宗第一個反應就是把苗人風給踢出玄地,對此,苗人風仍然是“吾有句麻賣枇,不知當講不講”?可他也很絕望啊!胳膊擰不過大腿,隻能每次乖乖的脫離玄地,不能在其中興風作浪。

“好在這種日子終於是挺過去啦”,苗人風略顯開心的想著。

隨著他半走神半觀看後,千人大戰也慢慢落下了帷幕,雙方打得很賣力,死亡率達到了七成,玩家不怕死的特性,讓死亡率超過三成就會形成潰敗的理論不成立;很多時候,玩家們都是戰到一兵一卒,當然,這首先是需要大量撫恤金做為後盾,沒有後顧之憂的,玩家們也是不會輕易獻出自己性命的。

千重素洛顯然就是沒有奉獻的精神,跟著苗人風悄悄的離去,“你這是當逃兵啊”,苗人風調侃道。

“沒事,族中規定,先天是可以逃的”。

苗人風點了點頭,比起後天能迅速恢複,先天就比較難了一些,再說,後天一拉一把,先天看似多,實則還是很少的;千氏壯族這邊出動幾百人的戰鬥人員,其中先天也隻有二十多人,除了千延渭戰死外,其餘的都逃了,而對方卻也是折損了四個先天,都是死在千延渭的手上。

“怎麼看,這場戰鬥就是為了殺掉千延渭啊”,苗人風磨擦著下巴說道。

“當然,他是我族下代族長候選人,在族中擁有極大的權力,壯誌泉的開采與使用者中,他就是一個,宰掉他的話,在他沒有恢複實力前,他是不能回到族中主事的,算是暫時預留出一個空白期。”千重素洛回答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