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卷 十萬族域十萬氣,虛空踏道行無盡。 第七十一章 十分富有(1 / 3)

雖然呂缺布說的有些道理,苗人風卻也沒有把無終泉半賣掉,主要是它位置是在無終山脈境內,若是把它賣掉,豈不是讓外人能夠自由出入無終山脈?這就非常不妥當啦!當然,無終泉究竟是怎麼一回事,苗人風也不知道,所以,他要親自前往一探。

剛剛準備妥當要動身時,就聽到“咚咚咚”的巨響,苗人風愣了愣,一臉的迷茫,他的死士秘書迅速傳音,“大人,這是你閑得蛋疼時拍腦袋決定的鳴冤鼓。”

死士秘書這麼一提醒,大人就記起來了,遼盟成立後會帶各種的問題,比如門派稅賦,宗產分割,拆遷款補助等等。為避免六扇門的NPC暗中做了什麼手腳,苗人風就拍了腦袋在白登堡外立了一麵巨鼓,鼓是由荒獸血脈先天級武獸的皮製成的,聲音雖沉悶卻極具穿透力。

當然,為避免隨便什麼人都能來敲鼓,苗人風也設立了一些限製,比如實力、身分什麼的,所以,能夠擊鼓鳴冤的,首先肯定是遼郡土著,其次是一門派之長或是一幫之主,另外就是具有“名宿”的聲望。

獲得係統評價與稱號的並不一定是江湖名宿,江湖名宿主要是刷本地的聲望,本地貢獻度達到指標後才能成為名宿。

此鼓豎立起來也有一段時間,還是第一次被擊響,苗人風就讓手下把擊鼓的家夥帶進來。

但聽完這位NPC的控訴後,苗人風就不感興趣了,叫來負責此片工作的手下來接待後,帶著死士秘書,古衛等等一大票小弟入了無終山脈。經過一番跋涉後,到達了發現疑視“無終泉”的地方,那地方處於三座山峰環顧的凹地裏,從周圍地理來觀察,並不屬於特別出眾的。

苗人風去過道宗的“鄱陽泉”,也去過真武宗的“洞庭泉”,因此,稍稍靠近後就感受到濃鬱的靈氣,他的第一個想法就是“臥槽,真的是地支十二泉之一”,但很快,他就發現少了一些東西,什麼東西呢?簡單的說就是“規則氣息”。

天幹地支,天支在彼岸,地支在大陸,天幹十山,地支十二泉,不管是天幹還是地支,都是支撐整個天地的框架所在。“天幹不塌,地支不涸,天地循環,生生不息”,地支的重要性有很多,其中圍地支而閉關則能參悟到“規則”,就是一個重要點。

無終泉的靈力雖然濃鬱充沛,卻沒有“大道氣息”,這就說明它並不是地支之一,但不能否認無終泉的作用。同時,也意味著在這個地方存在著一條剛剛複蘇的“靈氣脈”,靈氣脈動僅有儲量豐富的“靈氣”,它還有“仙神篆”。

罡煞星三種氣脈內有氣核,也有可能孕育出氣碑,靈氣脈卻是沒有氣核也沒有氣碑,但能孕育出“仙神篆”。據書籍記載,靈氣脈原本沒有“仙神篆”的,但天地環境惡化,靈族避走靈陸,靈氣脈枯竭時,天地大運動將仙神篆吸納、隱藏進幹涸的靈氣脈內。

氣脈的形成最早是天然的,後來是天地環境惡化,天地大運動形成的獨特空間。各種氣大量聚集,再加上受外部環境的排斥而不得不濃宿,融合,形成了“脈”。氣脈最外層與土地接壤,但會形成一層“氣壁”,氣壁隔阻了氣的外泄,同時也形成封閉的氣脈空間。

苗人風最早獲得到的“氣”來自於“氣山”,氣山不是氣脈,它的形成仍然是天地環境惡化時天地運動的原因。就象無終山脈也是由於天地運動時,從整個世界四麵八方聚集起大量的山石、最終形成一個|植物為主的山脈。

氣山的外層同樣也能形成微弱的隔阻作用,但氣仍然存在不斷外泄的可能,因此,氣山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慢慢的消息。但氣脈則不會,氣脈是完全封閉的,要開發它,就需要打通“氣壁”,然後將導氣設備接入,避免氣的大量外泄,所以,開發氣脈是技術要求很高的業務。

苗人風對“仙神篆”的興趣非常濃厚,到現在為止,他還沒有破解“仙神篆:穿梭。仙神篆:祈雨”,傳送是“虛空翼”的道體特效,不是仙神篆融合虛空體形成的特效。如果虛空體一段就能融合一張仙神篆的話,苗人風目前擁有完整七段的虛空體,也就是說還能融合五張仙神篆。

仙神篆說白了就是具備規則的武學,它簡單之極,隻要擁有它,不需要長年累月對招式的演練,更不需要多麼高的領導悟,隻要把它融合了,想怎麼用都行,簡直是菜鳥居家旅行,殺人放火的最好武學啊!

“所以,這裏有個疑點,仙神篆明明是仙族融合巫族、妖族、本族(仙)所創造出來的終極武學,為什麼會在靈氣脈內存在呢?嘖,莫非罡煞星三種氣脈已經擁有氣核與氣碑的孕育,不能再多懷一胎,所以,仙神篆才會在靈氣脈內孕育或者存在,那真氣脈為什麼啥都滑?”

尋脈什麼的,苗人風是個半吊子磚家,圍著那被三峰環繞的凹地,通過“虛空眼”對“氣”的辨識,苗人風找到了靈氣脈的泄露口。若非這個泄露口的出現,此處的靈氣脈也不可能被發現,六扇門對無終山脈的開發一直在努力,但還沒有開發到這個區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