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士們吃過晚飯後除了留下足夠的監視哨外,大多戰士們都在抓緊戰前的一點時間休息,魚頭一直都在密切注意鬼子的動向,可就在行動前一小時的時候,魚頭發現自己的突圍計劃泄密了,魚頭是從鬼子的一個異常的舉動發現了這一情況。魚頭發現自己對麵的鬼子大部分消失了,雖然鬼子調動的那樣謹慎,不是一般人能看得出來的,鬼子走了調來的是偽軍,當然作為迷惑人的鬼子崗哨還留在那裏騙人,但騙不過魚頭的眼睛。
當時,鬼子秘密地調動魚頭正有些困惑時,高大貴派通訊員向魚頭報告,報告中說他所在的突圍方向,也就是烏頭鎮向西的方向忽然增加了大批鬼子兵,陳三叫的三營被換走,不知去了向。魚頭當時就想眼前的鬼子走了,西邊的偽軍撤了,秘密的換上了鬼子,這是怎麼回事?巧合?也是太巧合了吧?難道鬼子知道了他們要在哪個方向突圍?那麼鬼子是怎麼知道的?
一連串的問號在魚頭的腦海裏閃過,能解釋通這一連串所有的問號,隻有一種可能:那就是有人向鬼子泄了密,魚頭他們的圖為計劃被鬼子掌握!
魚頭得到了這個解釋後,魚頭被這個解釋下了一大跳,這說明在自己的隊伍裏有鬼子的臥底,而魚頭在研究部署這一計劃的時候,隻限於幾個人知道,那麼這幾個人當中誰能是鬼子的臥底,把計劃透露給鬼子呢?是二丫?高大貴?劉闖?還有二娃?
二丫、高大貴是與自己出生入死的人,他們兩個能是鬼子的臥底這絕對不可能,就是打死魚頭,魚頭都不會相信會是他們兩個人,那麼是劉闖、二娃?
劉闖是個耿直之人,仇恨鬼子都恨得牙根癢癢,再說劉闖是個本地人,參軍前就是一個實打實的石匠,劉闖絕不是那種人,再說了劉闖一直沒有立刻魚頭的視線,幾乎時時都與魚頭在一起。那麼是二娃?
二娃是一個小孩子,小孩子能做這樣的事?可二娃在魚頭他們研究突圍計劃的時候,他為什麼能忽然提出來放棄老百姓突圍呢?提出這種想法的人似乎不該是個孩子,這裏會不會有什麼問題呢?。
另外,知道這個突圍計劃的還有梅政委、王幹事,梅政委一個老革命,組建了藍水軍分區的第一支八路軍武裝,貴為政委,他泄密把情報透露給鬼子這不可能,也說不過去,那麼王幹事呢?
王幹事據說很早就參加革命,早就在軍區做幹事,政治水平很高,有的時候梅政委都要向他學習理論,很了不起,魚頭能懷疑他麼,這是毫無道理的。還有,會不會二丫向鎮政府傳達突圍指示,在發動組織鄉親們做準備的時候,在這些人中間就有鬼子的漢奸臥底將計劃透露給鬼子呢?
再一個,敵我交戰,處於戰爭狀態,就算有臥底的他又如何將情報送出去呢?這諸多問題理了還亂,越理越亂,魚頭發覺越梳理,就越理不清了,但有一點魚頭卻是清楚的,敵變我變,原來的突圍計劃必須改變,魚頭決定就跟鬼子來他一個針鋒相對。
魚頭抬起手腕看了一下手表,離子夜突圍的時間隻有一小時了。魚頭的行動計劃雖然改變,但突圍的時間沒變,隻是突圍的方向改變,由原來的向西老鷹山方向突圍,改向了向東,鎮子口方向沿大路突圍。
魚頭這一次為了防止泄密,特意在離子夜的突圍時間隻剩半小時,魚頭電話命令所有的部隊突圍的計劃改變,但突圍計劃時間不變,方向改變,各連隊的作戰任務不變,隻是在地點上做了調整,由西麵改為了東麵。
突圍前半個小時魚頭下達突圍改變命令,部隊立刻為突圍做準備,就是有鬼子的臥底,再想透露出去,一個是不易,在一個就是是管見恒尾再接到了情報,再做軍事調整就已經來不及了,這就是魚頭想要的結果。
魚頭突圍計劃的突然改變急壞了一個人,這個人不是別人他就是藍水軍分區司令部的王幹事。王幹事他不是中國人,確確實實是一個日本人,他的真實名字叫鬆井泛泰,鬆井泛泰早年畢業於東京士官學校,後來又被指派到間諜學校接受過嚴格的特務軍事訓練,因為他們這批學員針對中國的,所以他們除了嚴格的軍事訓練外,他們吃中國飯,穿中國衣,就是日常的生活起居都必須說中國話,那個學員不小心說了日語,那會被校方重罰的。鬆井泛泰就是在這樣間諜學校,這樣的嚴格訓練以優異的成績畢業的,畢業後他們就參加了臭名昭著的日本挺進殺人隊的,不過,鬆井泛泰他的任務不是殺人,而是先入部隊潛入國統區或八路軍的根據地搜集情報,搞破壞的,鬆井泛泰在沂蒙山區偵察115師司令部所在地的時,他混入一群參軍的青年當中參加了八路軍,由於鬆井泛泰寫一手好字,寫標語搞宣傳離不開識文斷字的人,鬆井泛泰就被留在司令部宣傳科當幹事,115師司令部幾次被鬼子轟炸,險遭鬼子伏擊,這都是鬆井泛泰的功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