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月球表層,鋁的含量也十分豐富。月球土壤中還含有豐富的氦3,利用氘和氦3進行的氦聚變可作為核電站的能源,這種聚變不產生中子,安全無汙染,是容易控製的核聚變,不僅可用於地麵核電站,而且特別適合宇宙航行。據悉,月球土壤中氦3的含量估計為715000噸。從月球土壤中每提取一噸氦3,可得到6300噸氫、70噸氮和1600噸碳。
一旦中國有了這些豐富資源,就完全可以避免走後來那種以損害國內環境為代價來發展經濟的路子。
以上這些都是林峰必須搶先占領月球主要原因,況且現在地球上還沒有哪個國家比他更了解月球的戰略地位,即使他們有心恐怕也沒有技術與其競爭,唯一有能力登錄月球的則是美國,不過此時美國還沒有大規模開發月球的能力。因此,可以說目前是開發月球的最佳時期,套用中國的一句俚語就是“過了這村就沒這店了”。
宇宙聯邦裏科技最發達的美利堅研發的這艘超級戰艦相當給力,滿編製可載五百名*作指揮人員,兩千名戰鬥保障人員,兩萬五千名戰鬥機器人,在星際時代人類很少赤膊上陣了,大部分都是一些智能機器人,這些機器人智能化很高,隻是沒有自主意識。
另外這艘超級戰艦還有一千名後勤保障機器人,這些機器人可以在超級戰艦內部小型工廠繼續製作戰鬥機器人,以供應戰役、戰鬥的消耗。在這小型工廠內有一件聯邦最先進的智能機床和各種先進設備,以滿足戰時需求,能夠及時修理各種損壞的機器人。
華族在派特工竊取這艘超級戰艦目的之一其中就是獲得這件智能機床。林峰隨後有檢查了一下核聚變反應器,發現其工作正常,星際時代人類主要能源就是從核聚變中獲得,核聚變技術已經相當成熟,可以被人類應用到各種場所。
唯一讓林峰感到遺憾的是,食物和水隻能維持半年時間。好在林峰暫時沒打算長期在月球生活,他隻想將月球作為一個資源基地,為他在地球發展提供各種資源,畢竟現今地球資源已被西方資本國家瓜分完,即使還剩一些也輪不到林峰,還有一個日本在旁虎視眈眈。
日本經過戰後十幾、二十年發展經濟上已逐漸趕上或者超過了英美等老牌資本主義國家。作為一個島國日本本身沒有資源所以他們對資源的需求更加強烈,因此自七十年代末和八十年代初日本利用其強大的經濟條件,明裏暗裏收購了許多國家的礦產這其中包括中國、巴西、澳大利亞等資源大國。
休息了一段時間,林峰駕駛著小型登陸艇行駛在月球表麵,尋找一個合適的地點建基地,最後選中一處四麵環山的盆地,此處四麵環山便宜隱蔽,地勢平坦容易施工。
林峰先派兩百名工兵機器人在山壁處挖掘山洞,作為停放超級戰艦的倉庫。經過一個星期的努力,林峰已經將挖空了一座山峰,裏麵足夠足夠大,裏麵甚至裝了一座人造小太陽,可以模擬太陽光解決了照明和能源問題。
在這個山洞內,林峰打算建一個小型工廠製造各種機械,所需資源就從月球獲得,這些工廠當中全部是智能機器人負責*作,由超級戰艦的主控電腦負責控製他們的工作進度。
兩個月以後,月球基地基本建設完成,包括一座核聚變能源站,一組信息發射和接受係統,一座小型機械工廠,有了這些東西,林峰就能夠生產一些簡單的需要的東西。
1970年的中國政治環境不太穩定,大陸中央政府正搞運動,台灣也處在蔣某人的高壓統治下,林峰要選一處作為發展基礎,以未來眼光看還是選擇台灣比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