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外戰爭進行到如今這個地步,可以說是勝負已分,剩下的不是獵戶人還能堅持多久問題,而是各個國家如何盡快的就戰後利益達成一致意見,隻有擺平了這些看似瑣碎的事件後,各個國家才有心思消滅剩下的敵人。
美國人和中國就歐洲問題達成一致意見後,就馬不停蹄的開始和拉美國家進行接觸,他們顯然想要在中國之前和拉美國家達成協議。
但是隨著戰局的發展,中國實力膨脹的越來越大,到最後,即使美國仍然不願意看著獵戶人如此快的在西亞戰場上戰敗,但是在回天無力的情況下,美國不得不加快自己反攻的步伐!
曾經俄羅斯的滅亡給了美國人很大的震動,一時之間他們覺得自己將來也要免不了被中國消滅。但是這次歐洲人的核訛詐給美國很大的。這說明中國人並不是無敵的,他們也有顧忌的東西。正是美國人的這種思維,導致戰後,美國開始全麵提升自身戰略武器的性能,他們希望以此打消中國侵略美國的想法。
不過俗話說遠水解不了近渴,為了解決迫在眉睫的戰略壓力,美國開始全麵拓展自己在全球的生存空間。其中美國一直積極介入的地區有兩個:一個是過去俗稱是美國後花園的拉丁美洲,這裏曾經是美國人的傳統勢力範圍,但是隨著地外戰爭的爆發,巴西、阿根廷的崛起讓這一切都變成了舊日黃花;另一個就是北極地區,這裏本來一直就很受美國人的關注,最近隨著中國加大了在北極的活動後,2011年底,中國戰略航空兵恢複了因戰爭而中斷的對北冰洋上空的巡航;2011年7月,中國海軍也重啟在北冰洋海域的巡邏任務。隨後中國國家政策研究委員會在2011年9月製定了《中國2020年北極地區政策原則》文件,宣稱中國將保持北極地區的大國地位,並在2020年之前將北極地區轉變為中國的主要資源和能源基地。為確保“能在各種軍事和政治形勢下保護國家在北極地區的利益”,中國將專門組建一支北極部隊。
中國空降兵在2012年4月於北極地區實施數個載有貨物和人員的平台空投行動。中國此舉表明,若其北極主權主張不得到回應,或受到其他國家的侵犯,將不惜為之一戰。
麵臨中國不斷在北極加強武力,其他環北冰洋國家也毫不示弱。在國際事務中一向平和的加拿大,在自己的北極權益麵臨侵犯的威脅時絲毫不手軟。加拿大軍方近年來的“北極熊”演習令世界為之側目。
與此同時,美國也不甘落後。美國人顯然意識到了北極航線的重大戰略意義,很多美國戰略家就認為,將來中國一旦和美國發生戰爭,其中從北極地區向美國發射彈道導彈的話將占據相當大的優勢。
因此,美國在不能和中國全麵抗爭的情況下,美國選擇了這兩個重點方向。很多人就說為什麼不選擇歐洲呢?因為精明的美國人早就看出來歐洲人已經是‘秋後的螞蚱,蹦不了幾天’,雖然這次中國在對方‘核訛詐’下暫時放棄了占領歐洲的機會,但美國人相信用不了多久中國人就會重新回過頭來收拾掉殘餘的歐洲人。
美國人不想攙和到中歐之間的爭論,因為他知道即使是歐美綁在一起也不是中國的對手,這一次隻不過是美國人因利勢導的幫助了一下歐洲人。況且他也不是濫發好心,美國人顯然想要通過這樣暫時遏製一下中國的擴張,將來說不定還可以利用歐洲人牽製一下中國,為美國進行戰略調整和積蓄實力贏得時間。
現在美國人將主要精力都放在了美洲和北極地區,這也是美國人在這次和中國達成了諒解:美國人希望在自己不幹擾中國在歐洲、非洲布局的同時,中國也不要幹涉美國在拉美的布局。
在最近中美達成的協議中,中美兩國就自己的勢力範圍進行了明確和劃分,這明顯是美國給中國套上的一個緊箍咒,但是中國目前不得不接受這樣一個看似對中國有利的協議。根據“天朝中國”的定義,亞洲、非洲和歐洲是中國的屬地;美國以拉丁美洲的“保護人”自居,拉丁美洲被認為是美國的“勢力範圍”。
美國顯然打算以此將中國擋在美洲牆外,事實上美國人還是強大的!中國目前還不具備暫時和美國在拉美硬碰硬的實力,但這不代表中國完全放棄了攪亂美國布局的打算。中國和美國在紙麵上瓜分完世界之後,中國突然向古巴提供3.5億華元貸款並簽署軍事合作協議。而早傳“中國和毛子有點不同,中國不但向拉美悄悄地出售武器,還以幾乎是附帶免費的價格訓練拉美軍官。比如說向玻利維亞出售新型的肩扛式地對空導彈,為古巴提供軍火,與巴西聯合研發具有軍事用途的衛星,且繼去年向委內瑞拉出售了先進機動防空雷達後,還可能向它出售新型戰鬥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