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續了兩個多月的中越戰爭終於結束了,這場戰爭讓世人再次領略了中國軍人的強悍,半個月的剿匪作戰之後,中國主力部隊開始逐漸撤離越南。之後中國在越南扶持了新的傀儡政府,又組建了越南警察部隊以便維護越南國內的局勢。
越南新政府剛剛成立馬上和中國、柬埔寨三方簽訂了和平協議,協議規定越南將無條件歸還以前侵占的柬埔寨和中國的領土,同時對之前遭受迫害的華人華僑做出現金賠償;協議還規定了越南對柬埔寨和中國共賠償50億美元,其中中國獲得30億美元,柬埔寨獲得20億美元賠償。
這些錢雖然短時間可能拿不到,但是它可以作為限製越南發展的重要手段,柬埔寨方麵對此表示十分歡迎,西哈努克國王正在為缺少資金建設國家而發愁,如今這些賠款暫時解了他的燃眉之急。
越戰結束後,最受震動的就是老撾,老撾這個國家本來是被越南保護的。可是現在自己的保護國竟然讓別人收拾了,這讓老撾國內上下頓時有些不知該如何做。老撾國內經過緊急商議之後還是做出了靠向中國和拋棄越南的決策,之後老撾開始在國內大肆的排擠越南人和他們的勢力,同時他們的領導人也向北京發出了訪問請求。
越南戰爭結束之後,中國開始著手解決西南邊境問題,為此特意邀請了西南邊境上的一些國家包括緬甸、不丹、尼泊爾等國家展開邊境問題談判。
這些國家接到中國*府的邀請之後,都急忙向中國表示一定參加邊境問題談判,這三個國家之前都或多或少占過中國的便宜或者和中國存在有爭議地區。比如中國和不丹存在有爭議的地區如下:1。魯林爭議區(也稱絨林),位於下亞東仁青岡鄉東南。總麵積340平方公裏,牧場40個,森林資源較為豐富。1954年,不丹皇家陸軍在恰爾塘建立軍事據點,1960年又在哈熱建立季節性哨所。
2。洞郎爭議區,位於亞東縣南端,約100平方公裏,北部小湖泊較多,有大小草場30個,東南部森林資源豐富。該地曆來為下亞東牧民的夏季草場。
3。查瑪浦爭議區,位於上亞東幫噶曲登以東,主要包括郎瑪浦和查瑪浦的上遊部分,約60餘平方公裏,有草場30餘個,曆來為下亞東牧民的夏季草場,1959年以前,不丹牧民過界放牧,須向亞東頭人交納草稅。50年代初期,不丹在森窮隆建立常年軍事據點,1960年又在兒淌建立季節性哨所。
4。基伍爭議區,位於查瑪浦爭議區以北,主要包括基伍曲和巴馬弄流域的大部分地區,麵積約為90平方公裏,有大小牧場20餘個,1889年,西藏地方政府將基伍租給不丹哈宗官方和我方牧民共同使用,1962年,不丹在夏布建立季節性哨所。
5。白玉爭議區,位於洛紮縣南部,主要包括巴桑弄和吉格弄兩河流域,總麵積約為600平方公裏,有牧場37個,著名的拉龍康和次久拉康兩座寺廟在該爭議區內。在西藏民主改革前,西藏地方政府根據嘉慶皇帝的昭示,將該地區劃歸蒙達拉龍寺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