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個月後,天已深涼,深秋了,一個女子長發飄飄,穿著一身純白色針織毛衣,身形瘦瘦的,懷裏還抱了幾本書,走在一排排楓樹下,那一雙漂亮的月牙兒眼睛,含著淡淡的笑意,看著前方那延伸的路,偶爾還抬頭望了一下頭頂那一片火紅的楓樹葉,心情很輕鬆。
每天她都會從這條路走過,這裏的兩排楓樹林特別的美,每次走過,她都會深深的沉醉在這片火紅中,雖然深秋欣賞它,感覺這片片楓葉美得有點悲傷,但那也是一種淒美。這裏也時常有一些情侶來散步,他們手牽手走在那片火紅的楓樹下,並不顯得淒美,還很浪漫。
或許這與個人的心境有關,在她眼中的淒美,在別人眼中就是唯美,她淡淡笑著,果然每個人眼中的風景都是不一樣的。
其實這裏最熱鬧的就屬傍晚,經常有些老年人會在旁邊的公園裏打太極,跳舞鍛煉身體。
來到這裏後,她就找了份工作,是在附近的圖書館打雜,這份工作很好,能夠免她無錢買書的困境,她可以有機會多看一些書。
她大學沒上完,所以每天下午她都會抽時間去附近一所不出名的大學旁聽,然後晚上再去做另外一份工作。
她隻是個平凡的人,所以要吃飯,要生存,但是她沒有很高的學曆,現在的大學生一抓一大把,所以她隻能找一些適合自己的工作做。
她上午去圖書館打雜,幹完活後空餘的時間就看些書,然後下午會去當旁聽生,學更多的知識,傍晚的時候再去趕一場晚班,是在一家食府裏當傳菜的服務員。
那家食府規模很大,在這一帶也很有名氣,每每都是賓客滿座,幾層樓幾百張桌子幾十個包間,幾乎每張桌子都會爆滿。原本她隻是在廚房裏打雜的,幫師傅做做下手,可經理覺得前廳少人手不夠用,就把她調了過去。
傳菜並不簡單,反而很累,她每回都要樓上樓下來回的跑,幾乎沒有歇息的時間,有時候不注意把菜湯端灑了就會燙著手,如果腳滑了,把菜打翻了就更糟糕了,全得自己負責。
但她不怕累,因為她主要的生活來源就是晚上的這份工作,雖然辛苦點但工資也高一點。
此時她已幹完了圖書館的活,還在那兒看了好一會兒的書,接著就到附近吃了一碗麵,看看時間已是下午兩點了。這個時候剛好可以去旁聽,抱著懷裏的書,她不再停留,匆忙的趕往那所學校。
剛走進學校門,她就看見那些上課的同學陸陸續續的從宿舍裏走了出來,一臉午睡過後的惺忪,也有從校外走進來的,一些住在家裏的或是在外租房子的,她們一邊走路一邊打鬧著,臉上都洋溢著青春的甜美氣息。
她坐在最後一排,因為感覺自己蒼老了很多,與這些青春年少的大學生們格格不入,所以她非常沉默,每次隻是低著頭默默的做著筆記。雖然這個身體才二十歲不到,但事實上她已曆經兩世滄桑,心已經老了很多。
她之所以堅持來學校學習,是為了彌補這兩世的遺憾,上輩子她也才讀到高中而已,沒有進過大學門,也沒有機會學到大學知識,這輩子大學也沒有上完,她想讓自己彌補遺憾,更何況現今的社會,如果沒有好的前程,她就不會有份好的工作,她想奔個好前程,讓自己生活得更好一些,至少生活上不會那麼的拘謹,有個好的狀態。
如果生活狀態好些了,她就可以發展自己的興趣和愛好了,她可以開個花坊,過得輕鬆一些。現如今她隻是一個生活在最底層的貧民,所以她得努力奮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