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2 / 2)

慕晏隻是聊天,又不是考校,宿誼端著一副淡然微笑的態度,時不時的冒出幾句後世經書中的句子,再加上宿誼有“治好”太子的實例在前麵,還有已經在京中廣泛流傳的“傳說故事”襯托,慕晏很快就信了宿誼果真有兩把刷子。

隻是這樣一位得道高人,真的會為了太子自損,甚至於可能是自廢道行。難道當今皇帝真的是國運之人?

若是這樣,慕晏倒是無所謂。他雖也是世家,世家卻隻剩他一人,他本人又是皇帝心腹。

該頭疼的,是那些嚐過漢朝皇室式微,架空皇帝獨攬大權的甜頭的世家。

在稍微打探一二之後,慕晏就放下心思,真心於宿誼攀談起來。宿誼憑借著網絡信息大爆炸時代的便利,倒也能和慕晏談的盡興。

宿誼在驚訝,這處於閉塞時代的古人,居然能跟得上他的思路;慕晏也驚訝,不過是山間道士,學識也太淵博了。

而太子則越聽眼神越黯然,心中對當年提出祭祀一事之人狠意更加深厚。

若那人不是他祖父,已經葬入皇陵,挖了那人的墳墓就是挖了自己的祖墳。太子真想將那人挫骨揚灰。

太子想起昨晚,他跪在父皇麵前,乞求父皇認回大哥,他不要做這太子,卻被父皇嚴詞拒絕,心中狠意更濃。

易家的聲譽重要,神靈的尊嚴重要,昱朝這個王朝的氣運更加重要,所以大哥不僅被“病逝”,還在族譜中除名。皇後所出嫡子,隻他一人。

太子低下頭,指甲深深紮入手心,仿佛要把血紮出來似的。

“殿下,是否倦了?”宿誼雖說在和慕晏聊天,但暗中一直注意著太子。

見太子情緒似乎不太對,宿誼忙問道。

難道是剛早餐才吃了一半,餓了?

宿誼想了想,便推說喝了一肚子水也無趣,讓仆人上了些糕點幹果來。

太子乖巧的捏起一塊奶糕啃著,暫時從陰暗的情緒中掙脫出來。

慕晏知道太子曾經是“癡傻之人”,隻當太子“靈魂”雖被宿誼救回來,精神仍然不濟,便識趣的告辭。

待慕晏走後,宿誼吩咐人將禮物分類收好,轉頭就看太子渴望的眼神。

他道:“是否這其中有殿下喜歡的東西?殿下可隨意取用。”

古代禮儀中,這禮物本來就是收了之後繼續送,隻要不送回原來那人手中就成——當然,下一代可以把上一代收的禮物,送給送禮的下一代。

宿誼既然收了禮,這東西就是他自己的了。他送誰都成。

太子本來隻是想撒撒嬌,但聽宿誼這麼一說,便拿了基本孤本古籍說回宮抄錄了再還給宿誼,心想這樣他又能從父皇那裏要來機會過來了。

皇帝陛下在宮中打了一個大大的噴嚏,心中有了極其不好的預感。

太子雖說很想留在這把午膳也用了,無奈宮中來人叫他回去上課,太子隻得依依不舍的走了。

宿誼心中鬆了一口氣。

雖說太子對他如此殷勤他有些感動,但壓力很大啊。

太子對他越好,他對自己的身份就越確定,感覺頭上懸著的那把劍又落下了幾分。

一個誰也不知道的皇帝的嫡長子?嗬嗬。

原身能活到現在,真是奇跡。

因宿誼並不記得落水之前的事,所以宿誼也無從得知那皇帝的嫡長子是如何成為活祭品,又是如何京中之人都不知皇帝還有一位嫡子的。

宿誼之所以確信別人不知,就是從皇帝敢光明正大的召他入宮,並讓他在朝臣麵前出現推測得知。

他的身份,對太子是威脅。而且嫡子沉江,對皇帝的仁德聲譽也是威脅。

既然皇帝會讓他生活在京城中,並且並不計較太子將權貴介紹於他,就說明深信不會有旁人知道。

還真是一件要命的秘密。

宿誼寧願自己蠢點,沒那麼快推測出來。

不過或許推測出來,才更安全些吧。

至於宿誼為何知道自己是嫡子,當然是因為雖然沒有原身落水前記憶,卻一直牽掛著自己年幼的同母弟弟會不會被欺負。

雖然原身的記憶中,連弟弟的臉都記不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