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前麵發現的碎屍案不同的是,屍體的頭部並沒有先前那種三棱形的創口,因此仵作最終確認被害人是被直接砍斷脖頸而死,死後分屍。
穩婆對屍體進行檢驗,確認死者曾被強暴,下體有明顯撕裂創。
介紹完之後,卓然對雲燕道:“其實,有一個開棺驗屍的理由是很充分的,禦史中丞範大人或許聽了後會同意開棺驗屍。”
“哦?你說說看。”
“仵作判斷範大人孫女死亡的原因是因為沒有發現其他的致命創傷,從而推斷為砍斷脖子而死,這是非常牽強的。因為我當時看過屍體,沒有出現嚴重貧血的蒼白色,所以不符合砍斷脖頸死亡的特點。應該另有導致其死亡的原因,必須開棺驗屍。”
雲燕高興地點點頭道:“這個理由很充分,我相信他會同意的。”
接下來勘驗的是懷州司馬李樹軍的兒子。
卓然根據記憶中的資料給雲燕介紹,死者李公子年僅十七歲,從懷州到德州來遊玩,半夜獨自離開住處,不準隨從跟隨,隨後下落不明。幾天之後同樣發現他的屍體肢解後被扔到驛道兩旁,屍塊被水煮過,頭顱被油炸過,麵目全非。是根據屍體屁股尾椎骨上三顆小痣的位置最終被懷州司馬李樹軍確定就是失蹤的兒子。
分屍斷口顯示是菜刀之類的刀具形成,分屍手法顯示不具備屠宰知識。
卓然檢驗屍體,確認屍體頭頂也有三棱形創口,深達半支筷子。身體其他部位沒有發現致命傷,確認是被人用三棱形刀具紮入頭部而死。後庭同樣被人粗暴開過,造成撕裂傷。
卓然同樣用棉簽提取了直腸內容物試紙,用於將來可能進行的檢驗。
當卓然完成全部的屍體複檢之後,雲燕道:“時間還早,咱們出城去看看拋屍現場吧,看看能否找到什麼線索。如何?”
卓然點頭答應,對郭帥道:“吩咐備轎!”
卓然的官太小了,沒有專門的官轎,隻能坐衙門共用的一頂官轎,有公事外出才能乘坐。
官轎準備好了,卓然乘坐官轎,雲燕依舊騎著她的棗紅馬,帶著當時勘驗現場的仵作,前往拋屍現場。
他們最先來的是發現樞密副承旨碎屍塊的拋屍現場,在武德縣城裏一條最繁華的大街上,是第二天早上被人陸續發現的,應該是頭天晚上拋屍的。
隨行的仵作拿著屍格,將發現屍塊的位置指給雲燕和卓然。
雲燕一邊看一邊恨恨說道:“這淫賊狠毒而且囂張,純粹是跟我們衙門叫板,似乎在說他就算把屍體拋在我們麵前,我們也抓不到他。哼!我一定要將他繩之以法,讓他看看什麼叫做天網恢恢疏而不漏!”
卓然麵色沉重,道:“是呀,四具屍體,外加一條腿,如果是同一個人幹的,前麵兩個拋屍還算偏僻野外,第三個禦史中丞孫女直接拋在驛道兩邊路上。最後樞密副承旨的碎屍竟然直接拋在路邊最顯眼的位置。罪犯的確膽子越來越大,讓人感覺他唯恐別人不知道似的。”
雲燕道:“從凶犯的所作所為來看,若是任由他這般下去,隻怕下一次殺人,屍塊會直接扔到衙門口,直接挑戰衙門和朝廷。這個人肯定對朝廷有天大的怨言。”
卓然搖了搖頭說:“那倒未必,我覺得更象是通過這種方式報複社會,這種心理稱為反社會人格。這種人對整個社會極端痛恨,認為他的不公平都是社會造成的,因此通過犯罪來對社會進行報複。”
卓然說的是犯罪心理學,雲燕當然不知道,不滿的瞧了他一眼,肚子裏嘀咕了一句:這呆子又在掉什麼書袋。
看完城裏的兩處拋屍現場之後,雲燕說:“我感覺凶手輕功應該不錯。因為有幾處拋屍地點是街邊高高的樹枝或者屋簷,如果輕功不好,沒辦法將屍塊掛上去的。”
卓然點了點頭說:“嗯,麵對這樣的凶犯,我們更要小心。”
看完城裏拋屍現場,他們接著出城到發現禦史中丞孫女碎石塊的拋屍現場那條官道上去察看。
這兩天普降大雪,地上全都是白雪,被驛道上來來往往的車馬和行人碾成了堅冰,所以轎夫都避開道路正中而走兩邊相對鬆軟的雪,能夠確保不至於在冰上滑倒。
到了驛道拋屍現場,隨行仵作給他們介紹每一塊屍塊被發現的地方。
現場親眼查看要比卷宗看材料和現場勘查示意圖直觀深刻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