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 沈陽攻略(二)
胡啟忠的聲音平靜清晰,並不怎麼看地圖,但是對日軍的兵力部署卻說得非常詳細,就是了如指掌,看得出來沒少下功夫研究。
隨著胡啟忠帶著一步步分析的介紹,所有參加會議的人臉都嚴肅下來。稍微有頭腦的人全都明白,雪原軍進攻沈陽並不擔心,誰都知道是占領之後的問題。隻定遭到日軍的瘋狂反撲,如果雪原軍立足未穩,可能被日軍再次逐出沈陽。
雪原軍武器彈藥並不充足,每支部隊也就一個基數的彈藥。如果一場大戰下來,不能取得勝利,再次離開沈陽,將失去持續作戰的能力,那將是最危險的。
日軍在沈陽以及雪原軍周圍是四個師團,三個偽軍師加上遼東半島、大連、旅順、沈陽、熱河和長春的日軍,總兵力不下二十萬,雪原軍隻有兩萬人馬,實力相差太懸殊了,怎麼看都沒有勝利的可能。所以一開始的激動,冷卻下來臉色開始凝重起來。
但軍事命令對於已然確定了軍事思想的雪原軍來說,不會有誰猶豫。按胡啟忠說的,小姐司令有全盤考慮不必擔心。隻要每支部隊完成自己的作戰目標,那麼這一場勝利就是雪原軍的。
從上到下對淩芸戰略戰術的信服,沒有誰懷疑這些話。從雪原軍起家開始,每一步都是勝利。東北抗戰力量從三二年的三十多萬,越打越少,到三七年的不足三萬人,銳減了十分之九。可是雪原軍卻用不足兩年時間,從幾十人發展到兩萬多人。無論是準備,還是彈藥,都是最強的。如今不但有炮兵,還有重機槍,防空部隊、特戰隊,戰鬥力不是一般的強。消滅日軍的總數已然超過一個師團,戰鬥成績是東北六年抗日戰爭的總和。
由一個黑風寨發展到控製八縣三市,這些成績是有目共睹的,就連一向狂妄的日軍,也不得不出動十多萬部隊來對付隻有兩萬多人馬的雪原軍,這些足以讓雪原軍上下自豪。
根據參謀部的計劃,雪原軍分為三路進攻,第一師以柴金旺和趙起為指揮,從通化向西進攻,突破日軍新賓防線,直接進攻燈塔縣,截斷京奉鐵路,從南麵向沈陽進攻。第二師從梅河口向清源進攻,向西進攻沈北車站,截斷鐵路,阻擊鐵嶺方向的日軍,從北麵進攻沈陽。
炮兵團、特種大隊,直屬教導隊、警備總隊以及軍部直屬部隊,從正麵直接進攻沈陽。要求各部隊行動要快,打開通道並不是消滅日軍,而是擊潰,部隊一定要完成作戰目標。
對於這個計劃,所有將領都有些不明白,為什麼不采取直接進攻線路?兩個師的進攻目標全是鐵路,還是截斷鐵路之後再進攻沈陽。雖然這樣可以讓兩麵的日軍不能增援,但沈陽會沒有防備嗎?再說日軍兵力並非在鐵嶺和鞍山,而是在四平、沈陽、長春、圖們江一帶,他們會進攻臨江地區,這樣作戰是減慢速度的。但胡啟忠說的很清楚,各部隊隻要完成自己的作戰目標就可以了,所以包括柴金旺和李豹都沒有再問。
第一師當麵的是日軍老對手,第12師團和17師團,而第二師當麵的是第57師團和25師團,在這些部隊的結合部是偽軍。南麵是偽軍第8師,北麵是第3師,同時鐵路上是日軍第11鐵道守備隊和第7鐵道守備隊。
對於兩個師的作戰計劃,參謀部並沒有什麼詳細指示,進攻方向和目的給了師部,一切作戰細節,由本師部自主。
袁桐負責北線第二師指揮,李海忠為南線第一師指揮,軍部在蒙江,協調全軍指揮作戰。作戰計劃上沒有對臨江為中心根據地的保衛計劃。當淩芸宣布雪原軍將全麵放棄根據地的時候,讓所有人大吃一驚。
吃驚的不是放棄這些地方,而是淩芸的決心。這裏雪原軍經營了一年多時間,有良好的基礎,放棄是需要毅力的,也就是舍不舍得的問題。
其實袁桐和胡啟忠都明白淩芸也不舍,但沒辦法。不能隻看眼前的利益,要從長遠的利益出發。雪原軍有更大的目標和戰略。臨江、蒙江、通化這些地方沒有發展餘地,守在這裏可能苟安一時,將沒有大的戰略發展,所以不得不放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