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記芙蓉綢緞莊總店在洛陽,在開封、商丘等都開有分店。“貨真價實金鑄信誠”一塊大匾高高懸掛在兩個老店的正堂。
憑著誠信守信和貨真價實,王記總店和分店的生意源源不斷,除了綾羅綢緞以外,也賣一般的布匹,還有皮貨等。很多時髦的太太小姐便請上出名的裁縫一起到王記來挑衣料,各色人等紛繁踏至。
王記芙蓉綢緞莊曆經了四輩人。他太爺爺時,王記隻是兩個小鋪麵,主要賣一些粗麻棉布,店鋪雖不大,但生意興隆。王啟明很有經商頭腦,本著物美價廉、誠實守信、善待夥計客人,王記的回頭客越來越多,夥計們也勤勤懇懇。平日大小事務王啟明全都交給兩個掌櫃,自己隻在如何多銷布匹多攬客人多找貨源多辦貨品上下功夫,走南闖北。王記的貨品漸漸變成了洛陽城最豐富最齊全的。
到了爺爺手上,王記並沒有太大的發展,隻是把粗棉麻布綢緞的主次顛了個。
到了父親手上,王記風生水起大放異彩,成為洛陽綢緞行的龍頭。王記的貨源曆來不假手他人,每個貨源都必須親自去察看,每季貨品都要親自打樣定價,保證貨品齊全物美價廉。
子渝從小耳濡目染已經將父親的本領全部學會。十五年前王記將洛陽的兩個店鋪擴大了三倍。十年的時間王記將分店開到了開封長安等,王晟楠已經成為業內的神。
三年前,自父親故世以後,子渝就將全部精力放在這幾個老店上,走南闖北親自訂貨。秉承父親的遺誌,子渝每年三月九月,都要在各處店鋪進行為期一個月的善舉。
每年的這兩個月王家的人總是馬不停踢地在各店奔波,不管有多大的生意不管有多大的事情。為期一個月的善舉除了慣常的布施飲食給浪人乞丐窮人之外,還彙同當地的大藥鋪進行義診,診金藥費全免,因此王名聲遠播,生意風生水起。
蘇杭天下聞名的不僅是風景還有綢緞刺繡。一匹上好的錦緞價值連城。
剛安頓下來子渝就拜訪了幾家老綢坊。五天下來,子渝將嘉興大大小小的彩綢坊走了個遍。十二歲開始,子渝就跟著父親北上南下,綢緞的優劣品級適合人群定價毛利售賣技巧等等,幾年下來他已經可以獨擋一麵。
從小子渝就非常崇拜父親,在他心中父親就是神。隻是在子渝十四歲的時候他終於看到了神的眼淚,看到了神的衰老。
那天王晟楠獨立坐在書房,一整天沒吃沒喝。子渝實在著急就違背了父親的命令,拎著一個食盒進了父親的書房,燭光閃動,屋內忽明忽暗。
“爹,你一天都沒吃飯了,身體要緊!”子渝端著食盒繞過書桌,突然怔住了。父親的臉上彌漫著無限的悲傷,眼睛裏淚光閃閃。
看到父親的樣子,子渝嚇呆了,神也會傷心?神也會落淚?“渝兒,爹沒事,隻是想起了你娘”,這是爹第一次主動跟他提到了娘。
對於娘親,子渝隻是一個模糊的印象,這個模糊的印象還隻是聽王福說的。十六年前老爺去蘇州打貨,去了一整年,隻是給家裏捎了幾封平安信。
又過了半年老爺終於回來了,抱著一個兩個月大的男嬰。為了這件事情,老太爺動了大怒,讓他閉門思過,所有的生意又由老太爺親自掌管起來了。
整整兩年老爺沒出過房門,隻是在抱著少爺的時候才露出了笑容。誰都不知道老爺這一年多去哪裏了,不知老爺未訂婚卻抱回個兒子的經過。老太爺問了幾次老爺始終什麼也不說就發雷霆不讓老爺出房門一步。看著少爺聰明可愛老太爺也漸漸默許了。
兩年後老太爺去了,老爺就開始打理綢緞莊,王記風生水起,王晟楠三個字成為一塊金字招牌。子承父業,子渝已經籠罩在神的光輝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