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阿薩姆風雲 第048章 轉業回家(1 / 2)

第048章 轉業回家

羅茲回到迪布魯格爾就開始籌建這支部隊,因為在議會質詢時,自己要是拿不出肯定能籌建得起來這支部隊的依據,那這個計劃肯定會被砍掉。

武器不是問題,有了這筆錢,可以在上麵調撥。關鍵是人員!這些人員要真的能打仗,而且能打勝仗。羅茲先將本市二十至四十歲的警察全部調集起來,在一起訓練了三天,羅茲還沒請專家來考察,自己都覺得不行,一百多人中能勉強過第一關的隻有十幾個。羅茲就把他們又發回各個警署去了。

羅茲必須解決這人員的問題,否則就算費了九牛二虎之力組建起來了,到時候跟武裝分子交戰,一觸即潰,那就不僅僅是自己的仕途完了,甚至會把小命給丟掉。

羅茲左想右想,前思後慮,最後想到了軍方!能不能從軍方抽調一批能征慣戰的人過來?那樣的話,跟這些武裝分子對壘,就不怕他們武器好、人員也凶悍了。他立即找到市長喬杜裏,喬杜裏直搖頭,說:“要想從軍方調人,你知道要走多少路嗎?”

羅茲怎麼會不知道呢?但他是個執著的人,就說:“知道,先從你這兒開始,到邦政府,再到內政部,再由內政部跟國防部協商好了以後,由國防部出麵跟軍方聯係。”

喬杜裏有點吃驚地看著羅茲,心道:你既然知道要走這麼多路,你又何必去惹這個麻煩呢?但他從內心裏還是讚賞羅茲這種不畏艱難的風格的,就說:“你既然已經想好了,市政府給你出公文,你自己跑吧。”

看官可能要問,難道一個邦的領導想要百把個老兵還不是手到擒來?看官有所不知(我趁現在還是免費的機會多說幾句,給大家簡介一下),在印度,軍、政是分開的,司法是獨立的。把三個部門聯係在一起的是議會。相對來說,他們的議會是真正的最高權力機構。軍隊的總司令名義上是總統,可印度是抄襲英國的政治體製,總統跟英國女王一樣,是個象征性的領導,相當於我們的聾子的耳朵---擺設(很少有人知道印度總統是誰),各軍種部隊的最高領導者是總參謀長,總頭子是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軍隊的職責是保衛國家主權領土完整,隻有在國家主權等受到威脅才能調動。而國內的矛盾如果要想調動軍隊鎮壓,需要議會討論確定是真的威脅到了國家的安全才能實施。要是鬧黨派之爭,就算互相之間打死了多少人,也是警察的事,跟軍方無關。這也是羅茲·戈戈伊一心想籌建一支機動警察部隊的原因。要是像我們國內,一個市(地)委書記想調部隊幹什麼事,隻要打打電話就可以了的話(當時的地委書記都兼任軍分區政委),羅茲是不會去自找麻煩的。本書中以後的部分,李遂就是因為不了解這個製度,在武裝鬥爭初期犯了一個錯誤,導致印度軍方變相介入,才造成最後的結果。而在十幾年後,現在的沙希·巴魯阿的兒子---帕雷士·巴魯阿(因為崇拜帕雷士改名的)在一九七九年豎起了獨立的大旗,成立了阿薩姆解放軍,阿薩姆警察局拿他沒有辦法,一直請求軍方介入,直到四年後,一九八三年軍方才被批準派兵鎮壓,軍方一次性出動七個旅,最後導致解放運動失利。

羅茲拿到這份公文又一路到迪斯布爾、新德裏,最後將這份公文送到內政部長的辦公室,然後,得到的答複是回家等候消息。

結果是,軍方根本就沒把這個事當一回事,把這份公文鎖在保險櫃放在那睡覺了。當然,這個羅茲並不知道,還在那一心一意地籌建。

因為中印戰爭,西藏軍區退伍轉業工作本來應該是在年前完成的,推遲到一九六三年元月份才開始。今年轉業工作的壓力比往年要小一些,因為很多人因為立了戰功可以晉升,但即使是這樣,請求轉業的報告還是像雪片一樣飛到了軍區(現在,像李廣為這樣級別的軍官到了轉業的檔口,要想留在西藏,不花二十萬銀子根本想都別想。想想僅僅隻過了幾十年,同樣是西藏的軍人,真是天壤之別啊!)。

邊防二團偵察連這次總算又內部安排了一個轉業指標。這時,總參關於偵察連滯留印度的人員全部犧牲的電文已經到了邊防二團,虞哲軍懷著對李遂內疚的心情,將這個指標給了李廣為,因為李廣為的檔案裏,在家屬一欄寫的是李遂、陳春妞;回去後還能照顧李遂家裏的孤兒寡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