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他滿臉喜意地,看著他的強盜手下們的忠誠度,刷刷刷的往上升,然後隨意的向我拋出了橄欖枝,但被我的回答打了悶頭一棍。
在那個騎士要收編我入隊的時候,我的回答是反問了他一句,“那如果我拒絕呢?”
這句話,在我看來隻是單純的問句。因為我當時是真的想知道,如果我拒絕了他的招攬,他會怎麼做。
但在騎士的記憶中,他卻認為我是在挑釁。
這使我很不明白。
不過後來我深入搜索了騎士的記憶後,到了解了他的思維模式。
當時他剛收編了一夥強盜,雖說,我說他很會刷存在感,把強盜的忠誠度刷刷刷的往上升,但這隻是誇張的修飾手法。
真實情況是,他用高明的頭腦和不錯的實力,收編了這夥強盜,但在這種敏感時候他不能損失,他自己的威望。
就像他不能回答我,如果我拒絕了他招攬他會怎麼做一樣。
他如果回答我拒絕了他的招攬,他就直接幹掉我,那就說明他之前說的正義安定什麼的,都是狗屁。在相交不深的情況下就先說謊,無疑會使得他和強盜們之間的信任大大降低。
強盜們隻是在迷茫中,不知道該怎麼辦的情況下,才在同伴勸說下先跟這個騎士看看,而這時形成信任危機的話,強盜們很可能在,騎士不注意的情況下自我散夥,也就是偷偷跑掉。
而他如果回答,我拒絕了他的招攬,就客氣地把我送走的話,就會把之前表現出來的狠辣,凶悍之類的打個折扣,也會使得強盜們對他的敬畏,大大減低。
所以,他在我問出,他在這時絕對不能回答的問題的時,直接用手暗示強盜托立刻把我幹掉。
他在暗示強盜托把我幹掉時,也立刻組織好了,我死掉之後的演講稿。批評一下強盜托,再說一下,這事不能這麼幹,然後再說說戴罪立功什麼的。
完全把我死亡這件事,再次變成他刷存在感的舞台。
我搜魂搜到這裏時,十分佩服他的應變能力,再對比一下原強盜首領的應變能力,他們兩個簡直是不同次元的。
當然,最後他們都估錯了我的實力。
雖然我了解了騎士的思維模式,但他的思維模式還是錯誤的。他把自身的威望,建立在限製我自由的前提,這本身就是錯的。
他因為威望,要踐踏我的自由權,被我反踩死,這原本是我對他最後的墓誌銘。
但在我搜索完他剩餘的記憶,把那些記憶放到數據庫時,卻在他的一段自我預演中發現了我的缺點。
這個騎士的思維模式比較嚴謹,他在完成人生目標的每一步之前,都會事先預演一下事後的情況。
他在偷襲強盜首領,收編強盜手下之前,把中間可能發生的事情,都在心中預演了一遍。
在他的預演中,著重推算的是,偷襲強盜首領時,可能發生的事,和收編強盜手下時,可能發生的事。
對於我這個,在他眼中路邊的跑龍套,也做了個簡單推演,來推算我的行為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