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8章 拋接球模式(1 / 2)

‘坨狀’相對於‘符文’的缺陷,隻在於數量……其他的都是優勢。

尼克(姐控的弟弟)就想出了一個我沒想到的方法增加數量。

假設1隻手隻能抓1隻球,但卻要用2隻手抓3隻球該怎麼辦?

尼克給的答案:用拋接球模式。

右手拿著1號球,左手拿著2號球。

右手把1號球往上拋的同時,左手把2號球扔向右手。

右手接住2號球的同時,左手拿住3號球。

右手把2號球往上拋的同時,左手把3號球扔向右手。

最後,當右手接住3號球的同時,左手正好接住了掉下來的1號球。

這也就是我之前地球上有過的扔球雜技。

話說這扔球雜技還是我給尼克他們表演的……靈感源泉雖然來源於我,但我自己還真沒想到過。

“手”是精神能量,“球”是元素能量

手拿著球(1位的精神能量和元素能量的結合),就是坨狀能量……或者說坨狀法力、巫力。

“手”等體積的變成一個個印記,印在一個個“球”上……就是符文能量。

如果我覺得坨狀能量少。

隻會想辦法多長幾隻“手”……增加上限。

或者加強“手”抓“球”的抓捕能力……增強回複力

可惜我的“手”一向很多。

所以我就從沒想到過,尼克的這種方法。

我們所有人周身纏繞的光弧已經擴散到一米多……拋接球模式,扔3個已經算少的,隻要扔的高,十幾個球也是小case。

恐龍們還盯著我們猛看……估計是從沒見過十幾個越來越亮的閃光燈。

“上!”……精神連接網中的格蘭特傳遞道。

蓄能蓄滿的我們同時開始發威。

各種不同屬性的能量波,在明顯的聲光效果下被我們肆意揮灑著。

明顯的聲光效果是一點小瑕疵。

我們一邊用著鬥氣、巫力,一邊拋接著鬥氣、巫力中的元素能量……控製力就有點不足了(鬥氣、巫力的使用,就是在消耗其中的元素能量;鬥氣耗光,就是指鬥氣中的元素能量沒了)。

不過這對我而言不是瑕疵……看著爽就行了。

一陣絢麗的單方麵對波後,我們搞定了那群恐龍(大多數群居的都是小恐龍,身高二到三米,一頭四肢有尾)。

收集、解刨各司其職。

“沒錯就是這條河。”在河裏摸索了半天的依耶芙特(兜帽女精靈)肯定的說道。

同時她抬手一指:“順著河流的方向直走,就是我之前計劃的道路。”

“太好了!”“我們找到了!”“好哎!”……

走回正道的我們比較高興。

······

夜晚。

營地篝火旁。

我們之前為了找回預計的道路坐標,硬在水源平地處,打退了好幾撥恐龍……有了“拋接球”,持久力暴增。

劈裏啪啦、劈裏啪啦……

我平視著天上的雙月星空……躺在地上看天,就不是仰視而是平視。

周圍還有著11個,忽閃忽閃的“電燈泡”……有了“拋接球模式”後,我們把它帶入到了生活的每一個坐、言、起、行。

其實“拋接球”也是一種能量的運轉方式,穩定後也有一種對應的符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