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2 / 3)

宛瑤講的有聲有色的,兩個嬤嬤聽得津津有味,還在一旁附和著。

“就是說呢,福晉又不傻。”

“那外室就是個狐媚東西。”

宛瑤又嚼了一顆栗子,有點渴了,那嬤嬤趕緊遞過來一盞茶,宛瑤喝了繼續說道:“外室根本就不知道,福晉早就知道她了,半點沒將她放在眼裏,現在抱著個孩子,就說是她們家爺的,福晉就等著她自投羅網呢,將她們爺也喊來了……說要滴血認親,大老爺們懂什麼啊,聽說自己有了個兒子高興的不得了,可真滴了血,卻是傻了眼,血根本就不溶,人福晉就在這兒等著呢,直接說這外室還勾搭了別的漢子……”

綠豆也跟著聽得入了迷,順手站在炕幾旁邊,給幾個人剝栗子,他伺候人伺候慣了,下意識的也是伺候人。

宛瑤一邊講故事,一邊鬆了口氣,笑話,她一個重生的,還能不給自己準備兩條後路?

貴妃,她一個小小的秀女惹不起,但是對付幾個嬤嬤和管事卻是成的,她阿瑪在內務府也不是白待的,她臨入宮的時候,熬了一宿,把慎刑司,冷宮,膳房的管事們,摸了個底。

慎刑司現在主事的這兩個嬤嬤,都是包衣出身,但包衣奴才過了二十五就出宮去了,她們兩個都是嫁過人的,結果本來出宮的歲數就大了,在宮裏服侍主子,又遭了不少罪,一直生不出孩子,時日久了,家裏頭的當家的就生了外心,不是納妾,就是養外室,倒來花銷她們在宮裏費心費力攢的銀子。

兩個人受不住,私下裏一合計,就又重新請了循太妃恩旨,走了路子,踹了爺們,重新入了宮,但她們年歲大了,想要與那些個年輕的比恩寵,也比不了,索性就到了慎刑司來。

宛瑤進了慎刑司,貴妃跟前的粗使太監一走,就從繡花鞋底掏了銀票出來,一人一張,也不求別的,就求做個飽死鬼,吃飽了再用刑。

慎刑司沒什麼油水,誰都知道慎刑司是隻進不出的地界,也沒人來通融走動,兩個嬤嬤難得見到這麼多的銀子,也就答應了,但是慎刑司也不是膳房,弄不來什麼好東西,紅薯,栗子倒是還能要得來。

吃東西,也不能幹吃,宛瑤就用與兩人相似的經曆,編了一個故事出來,當然,外室和妾室是得不到好下場的,福晉才是正頭娘子,最後也是老爺,福晉和和美美為大結局。

一個故事講完了,兩個嬤嬤聽得津津有味,便要再來一個故事,還特別好心的給宛瑤找了十七八套旗裝來,夾棉的那種,一氣兒套在身上,一則是暖和,二則是一會兒動起板子來,傷不到皮肉,就是聽個響聲兒。

兩個嬤嬤也是覺得宛瑤這樣的留不在宮裏,畢竟大清朝這麼些年,除了太妃們晚年發福了,還沒有哪個妃嬪是入宮的時候,就這麼圓滾滾的,所以意思意思,熬上幾日,送出宮去也就得了。

怎麼說都是內務府大臣的格格,若是入了宮,成了皇上的妃子,這輩子再也出不去,那也就罷了,打死了,冤死了,都沒處說理去,誰也不能說宮裏的不是。

可若是不留在宮裏,還是要往宮外去的,那打傷了,打殘了,就不成了,兩個嬤嬤也不傻,宛瑤一出手就是五百兩,這不是真真要點吃食,而是保命的銀子。

卻說另外一邊,景馨在寧壽宮裏等了許久,也沒見到婉太妃,婉太妃眼觀六路耳聽八方的,早就知道宛瑤的事情了,也知道景馨為什麼來找她,她原本也是要處置宛瑤的,結果沒處置成,現在宛瑤被貴妃處置了,她高興還來不及,怎麼會去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