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羽心中所想並不是不可行的,
雖然太平道的大部分人都對這朝廷唾棄非常,但如果太平道走入了朝廷內部,掌控皇帝朝廷,甚至有朝一日,成為了大漢的國教...
到那個時候,百姓們隻會慶賀而不會反對!
因為現在知道太平道想要起義的人,根本就沒幾個!
這個才是重點,如果被所有人都知道了太平道欲要起義,那再想反悔可就難了。
但現在,
根本就沒幾個人知道!
教內訓練的士兵們也同樣不知道!
這其實很顯然,如此機密的事情,一個不甚就可以令太平道置入萬劫不複的境地,怎麼可能會被大眾所知。
太平道的思想非常符合九州百姓們的觀念,不然也不會發展的如此迅速,
也因此,太平道如果成為了某種意義上的國教,那些一直被教育著忠君愛國的百姓們根本就不會反對。
當然,個別特列也肯定會有的,但起碼大部分人都不會反對。
他們隻是一群被逼無奈不得不反的普通農民而已,如果不是把他們逼急了,哪會參與什麼起義行動。
如果陸羽心中所想成功實施的話,他們隻會升起無盡的希望!
而且就算不想成為什麼國教,甚至非要起義的話,得到董太後信任這種事情,也同樣可以有所幫助的。
起碼太平道的人馬可以光明正大的出現在洛陽城!
到時候,掌控洛陽,就會簡單無數倍!
這隻是陸羽突然靈機一動想出來的計策,但他越想越覺得可行。
於是他從董太後的永安宮出來之後,就迫不及待的出皇城去了馬元義那裏,同馬元義這麼一說。
馬元義倒是對國教什麼的不置可否,甚至覺得陸羽有些想當然,不過對他提出的那個得到董太後信任,讓太平道的人公然出現在洛陽,這條計劃還是頗感興趣。
不過感興趣歸感興趣,做絕斷的可不是他馬元義,所以他馬上用符溝通了雲州總部。
不過那裏卻並沒有給出什麼指示,隻是說讓陸羽按照他的想法先實行,他們研究一番再說。
對此,
陸羽自然沒什麼意義,
同意他先做著已經很讓他驚喜了。
起碼這是一個可以皆大歡喜的希望不是。
是的,
陸羽提出這種方式,就是希望可以皆大歡喜的解決太平道和漢朝的根本矛盾。
黃巾起義,
那可是對抗整個九州的一次行動,君不見前世曆史上那無數英豪紛紛招兵買馬,圍剿黃巾刷功勳百試不爽這種情況。
這個世界上雖然不一定會那樣,但也有很大的可能。他並沒有把握能從九州無數高手的手裏救出三位哥哥。
而且如果真要起義的話,那麼他就必須潛伏在這裏,做出有違他本心的事情,這本來就不是他所希望的。
所以,
黃巾起義,能避免就避免。
......
漆黑的夜晚寂靜無聲,周圍的樹木被微風吹的沙沙作響,
位於皇城後宮的某處宮殿之外,陸羽悄無聲息的來到了這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