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天亮得晚,可家家戶戶的雞還是在天不亮的時候就已經相繼打鳴,想睡也睡不著了。
早起梳妝,卻在窗戶上隱隱約約看到了陳起的身影,他正在練劍。
陳起有一把斷劍,據說是他父親留給他的。這把劍跟隨他父親上戰殺敵無數,隻是在一次戰爭中被別人用刀削斷了,那一戰他父親也九死一生。
這件事對陳起的影響很大,他特意在軍法課上求了將軍把這把斷劍留在了自己家。他每天會很早起來練劍,用的就是這把劍。將軍曾經勸過他一寸長一寸強,叫他用一把好劍練武,可陳起都拒絕了,他認為,長有長的好處,短有短的妙處。何況,每每看到這把斷劍,總會想起自己英雄一樣的父親,這是他的夢想,他要像他父親一樣!
陳起摸著黑在家門口的空地上練劍。我隔著窗戶,看著他矯健的身影。小釧輕聲說:“這一家人真是不簡單。”
“是啊,他們看這個世界比任何人看的都要透徹。”
陳起正不斷重複著一個動作,這個動作讓他總是不滿意,不由得皺起了眉頭。
“他好像遇到困難了。”我看著他的臉道。
“習武之人就是在不斷領悟之中達到最高境界的,旁的人就算是有心幫他,他若自己心智愚鈍,那也必然是不能有成就的。”小釧一本正經地說。
“誰說我要幫他了?”我挽住小釧的胳膊,“你會武功嗎?為什麼你會懂這麼多?”
“我不會武功,這些都是我那青梅竹馬的懷玉哥哥說的。”
“青梅竹馬?拜師學藝離開慶龍橋的那個人嗎?他叫馮懷玉?”
“是。”想到這,她不禁有些悲傷。
“好了,別想了。想想我們今天要去哪吧,應天城又出不去,我們總不能一直待在這個地方吧。”
“我們可以先去臨城,那裏與通州遙相呼應,若是沒有戰事,我們可以在半天之內回到通州,若是起了戰事,後營村的人都會到那裏避難,到時候,也省得我們四處奔走了。”
“臨城是個什麼地方?”
“因為那裏有個靖邊王,所以比通州,弱水鎮好多了。我們可以先住在那,我也可以找到臨時的活計,好為以後做個打算。”
“也好。反正城門又不開,我們總不能坐吃山空。”
商量好了,就打算動身了。這時候天剛蒙蒙亮,陳家的炊煙已嫋嫋升起,陳起也放下劍,幫著陳夫人做飯去了。
我們走出屋子,正碰到陳起提著水桶來井邊打水。
陳起見到我們後,喊道:“安姐姐,小釧姐姐。”
我們走上前,幫著陳起拎水送到了廚房,陳夫人看到我們走來,急忙道:“姑娘怎麼做這些活呢,你們是客人。”她邊說邊停下手裏的活,接過我們手中的水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