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失控(一)
想嚐試地產生意,並非空穴來風,李向陽說的嚐試方式,亦不是像萬科那樣的硬性投資,類似於打擦邊球,北京人叫拚縫,就是在某個地產項目做小額投資,和開發商談好投資額度和建設完成後所獲的房屋回報,把資金打過去,一年後,最多一年半既能完成拚縫,到手的房子,按價值算的話,連市場價的四成都不到,這種拚縫方式,早些年就有人開了先河,李向陽認識的一個自由職業者,90年代初來的深圳,就靠拚縫弄了8套房,兩居室三居室都有,攥在手裏往外出租,姥姥的,他自個說的,天天在家搓麻,月月有兩萬多銀子進賬。
“這事兒可以做,賠不了,最不濟也能撈幾套現房在手裏。”老呂對此門清,先前他打著記者的名頭四處打遊擊那會兒,跑過不少地產公司,聽李向陽把設想一說,立馬附和並積極推薦道:“知道興達地產吧?他們手裏正好有個項目在啟動,天慶花園……對,對,位置在冬瓜嶺附近,我看過他們的藍圖,高層多層都有,絕對是一等一的高尚小區,真打算做的話,我跟孫總談談,應該問題不大。”
小輝煒華林旭包括蔣沁沁和胡睿,對李向陽的這個構想不置可否,胡睿看他們幾個挺激動的,建議說,是不是召開股東大會商量一下:“這畢竟不是百十萬的小數目,問問那倆闊佬,那倆人賊奸賊奸的,出出主意把把關,省的到時候落埋怨。”
莊姓股東和陳姓股東對此毫無異議,老莊甚至鼓勵他們手筆再大一點:“十套有點小家子氣了,一梯兩戶,不過才五層,你們談吧,最好一次能拿下二十套,要是公司覺得吃力,我自己要十套。”
意見統一。老呂高效率的約見了興達地產的一把手,往往返返經曆了數個回合的談判商榷後,雙方互為折中,興達地產同意以高出成本價11%的價格,將四棟高層的B座16-25層二十套住房出售給賢友廣告,而他們要在樓盤動工前7個工作日,將款項全款打入興達地產賬戶。
一切都看似正常的運作,結果,在他們得到興達地產通知的打款之日到來時,他們這邊卻出了問題,一直主張他們要大氣一點的老莊,在他們等他交付他包圓的十套住房款時,不見了影蹤,一會兒電話說是在長沙,一會兒又跑到上海,神龍不見首尾。眼瞅著規定的日期到了,這老莊十套的房款不交,巨大的缺口,要麼他們自己設法墊付,要麼放棄十套房的按金。姥姥的,雖說損失的按金會記在老莊的頭上,但,損失的信譽,卻是賢友廣告要承擔的。
事情例行的通報會上,老陳始終保持緘默,胡睿善意的問他有何建議,這老謀深算的老家夥才遲遲疑疑吐口,開口卻不談他的意見,而是先問起公司的股份分配,而後說道:“我有個不成熟的意見,大家參考參考。”
他的話一說完,小輝蔣沁沁,包括老呂都不約而同的向李向陽投來緊張的目光。煒華今天去醫院做孕檢沒參加會議,他瞅瞅大家,轉向老陳,問:“十套房的投資是個人行為,老莊放棄了,公司目前沒有這個能力承付這十套住房的投資,你願意接手,所獲利益也是個人的,為何提出變更公司股份?這二者之間沒有聯係。”
“我說過,隻是供大家參考,若是變更股份的話,這十套住房所獲的利益,自然是公司的,我隻是看好公司,哦,私心嘛,當然也有,公司發展的好,我是公司的大股東,那不是老來有依靠嘛。”
他笑笑,沒再言語。這事兒就這麼過去了,李向陽和老呂找興達的孫總協商了一下,還好,孫總倒是大度,說資金本來是有點窘迫,不過已經得到銀行的貸款支持,不缺這點銀子,半開玩笑半認真的跟這哥倆說:“不過,那十套房的按金,我是說什麼也不能退還給你們的,咱們親兄弟明算賬,二位理解理解老哥哥吧。”
李向陽擬寫了一份措辭婉轉的催款通知,按照老莊登記的住址,快遞發出,通知內容就是請他在月底前支付公司墊付的十套住房按金,如果手頭資金緊張的話,通知上非常婉轉的告訴他,公司可以以他所持股份折現還款,雲雲。
小打小鬧的投資,說白點,也是一種投機行為,利益多少且不說,圖的是個經驗積累。甭看他們幾個挺能折騰,又是專刊又是美食街,其實,嚴格的說起來,他們之中對於經營經驗之道,算得上白丁一群,摸著石頭過河,都是野路子出身,看似都有高學曆,但跟企業管理都八竿子靠不著邊的專業,就像李向陽,畢業於師範,學的是中國文學,按常理,他該在學校呆著,執鞭育人,結果呢,成了CEO,他自己都覺得有點不靠譜的味道。
安靜的時候,他也想過,雖說有點不靠譜,但幾次小試手腳,或多或少又琢磨出點感覺來,他覺得甭管事情有多大,咱不懂那些嚴謹的風險評估,但知道此事可做不可做,有點像狗鼻子似的本能,賠本的可能性大,或者說輸贏各有百分之五十,項目再誘人,俺躲著繞著不沾邊就是了,家底薄呀,幹什麼都得掐算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