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二章 福禍相依(二)(1 / 2)

第一百二十二章福禍相依(二)

能想到不堪的後果,她會不會有更多更好的提議沒被我們重視呢?李向陽坐不住了,心裏一陣一陣的發緊,忙叫譚麗萍找彭楠過來。現在彭楠跟著何博士做助手,負責培訓和人才儲備方麵的工作,有一點是肯定的,這女孩在個人能力方麵,確實有兩下子,何博士現在的培訓工作,基本上都是她獨立在做,培訓的效果反應也不錯。

彭楠很坦率,聽完李向陽的開場白,也不扭扭捏捏,想了一下後,說:“以前的想法有是有,但是不夠成熟,現在我倒是有個新的想法,就是不知道成不成。”

“說說看,成不成都沒關係。”

“以前我想,專刊一旦停刊,我們可以自己辦刊,不是那種市麵上公開發行的刊物,國家有政策,批不下來,但我們可以辦內部刊物,免費贈閱,發行量大,一樣能引起客戶的青睞,現在可以變換一下方式,我們下一步會有大量的銀行客戶對嗎?那我們就辦《深圳經濟動態》月刊或者半月刊,條件成熟的時候,可以出周刊,在銀行設立咱們的書報架,供來銀行辦事的人瀏覽,這種方式還是贈閱形式,但效果比那些在街頭的派送效果更佳,還有一個好處,出版《深圳經濟動態》就不僅僅局限於咱們現有的客戶資源,可以無限放大N倍。”

“合法倒是合法,你測算過嗎,那得花多少郵寄費?”

“因為忙著現在的工作,我還沒有仔細算過賬。”彭楠扭捏了一下,說道:“不過,費用應該不是很大,我們以後每個省都會有總控室,我們定期快遞給各省,然後由他們分送到各個服務網點,我想,一年半載的,反響就會出來的。”

一年半載?李向陽在心裏快速的想了一下,這個方式雖說新穎,但確有可行之處,按照彭楠的說法,一年半載後,適當的反響肯定會出現,而這個時間段,正好是試點結束,開始全麵鋪展市場的時機,從幾千份開始嚐試,未嚐不是一個好辦法。而以撰寫深圳經濟動態的定向性非常明確的刊物,在深圳可能不怎麼起眼,在內地沒準就是一個熱點和亮點呢,深圳何其一個誘人的城市,她的快速崛起和林林總總的成功之道,不正是人們關注的熱點嗎?

和老呂小輝蔣沁沁和煒華他們一說,呂曉斌像是大熱天吃了根冰棍兒似的喜出望外,追著李向陽說,非要親死他不可。小輝顯得很冷靜,跟躲的氣喘的李向陽說:“我覺得可以試試,你把彭楠調回來吧,這事兒是她提議的,她做起來更順手些。”

“你真夠惡心的。”李向陽用胳膊擋開呂曉斌湊上來的大臉,跟小輝說:“我就知道,跟你一說你肯定安不了好心,那邊好不容易剛剛上了軌道,我還到處抓人呢,要不這麼著吧。”李向陽一副討價還價的嘴臉,說道,“我把譚麗萍調給你,這方案她也是主謀之一,你把我老婆和蔣沁沁還有池漣放給我,怎麼樣?你不吃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