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治·索羅斯的天才就在於比別人更快地發現長遠的發展趨勢。他認為,貨幣彙率機製不可能會保持協調一致。他清楚,歐洲國家讓投機商們無機可乘的唯一途徑就是保持所有國家同一水準的彙率。如果彙率多樣化,像他這樣的投機商就會利用疲軟的貨幣進行投機。
歐洲的困難正在加劇,1992年西歐遭受金融危機,包括英國在內的許多經濟體係出現滑坡。英國企圖降低其利率,然而,德國因為其國內原因不願意降低利率。如果德國不降低其利率,其他歐洲國家也不會降低。這樣做會使它們陷入削弱其貨幣的危險境地之中。而貨幣一旦削弱,隻會使袖手旁觀的國家漁翁得利。所以,英國正陷入窘境。它的經濟狀況很糟糕,英鎊麵臨日益升值的壓力。英國力圖改善其經濟情況,但這樣做的話,它就必須讓英鎊貶值,使其出口更有利。依據彙兌機製的條款,英國被迫保持1比2.95的比率兌換德國馬克。
對於索羅斯而言,不管對或錯,當自己確定正確時,要做到極限。他相信貨幣彙率機製的分崩離析是一步步進行的,因而,當貨幣市場危機爆發時,索羅斯準備進行投機經營的運作也十分複雜。當歐洲國家利率急劇下降,緊接著歐洲股市開始下跌時,索羅斯決定賣空疲軟的歐洲貨幣,轉而大膽地向利率和證券市場進行投資。在這次行動中,他與合夥人共拋售了70億美元的英鎊,購入了60億美元的馬克,以及少量的法郎。同時,索羅斯在假定股票往往追隨貨幣貶值的步伐升值的基礎上,購入了價值5億美元的英國股票。另外,索羅斯還賣空了德國和法國的股票,投資於德國和法國的長期債券市場。他認為,德國的馬克升值將損害其股票,但因為利率降低,反而對債券有益。因為索羅斯的信譽很高,他以10億美元作抵押,進而發展到100億美元的投入,在市場上雄踞一方。世界各地的貨幣經營商們都和索羅斯一樣在進行這種投機,英鎊的高價值很難維持住。索羅斯在紐約的巨大投資也在進行著,“我們有70億美元的股票,整個市場資本總計達100億美元。相當於我們公司資本的1.5倍。”索羅斯說,他借入50億英鎊,接著他以2.79馬克對1英鎊的比價將英鎊全部換成了馬克。所以,他又擁有了大量堅挺的馬克。索羅斯將要投下金融史上最大的一筆賭注。
1992年夏季過後,英國政府堅持要在這次風暴中求得生存——即不貶值英鎊,不脫離彙兌機製。索羅斯更了解情況,他知道英國經濟已處於何種可怕的境地,他們不可能繼續保持彙兌機製。果然在1992年9月13日,裏拉貶值,但隻是下降了7%,仍在彙兌機製條款所規定的限度內。沒多久,西歐諸國政府決意讓彙兌機製決定兌換率,世界上各個角落的投資者因此非常失望。麵對這種情況,他們急切地想使那些被削弱的各種貨幣脫手,包括先令在內。9月15日後,索羅斯對英國會使英鎊脫離彙兌機製的信心日漸增加。斯坦萊·德魯肯米勒認為時機已到,他與索羅斯商議,應該下賭注對付先令。索羅斯表示讚同,並鼓勵他下一筆比預想要大得多的賭注。於是,德魯肯米勒按照索羅斯的吩咐,拋售了價值100億美元的先令。第二天清晨時分,德魯肯米勒告知索羅斯量子基金獲得了9.58億美元的利潤。在這場戰役中,索羅斯獲利接近10億美元。英國人將9月15日他們被迫推出彙兌機製那天稱為“黑色的星期三”。
索羅斯在金融危機中的大手筆運作,留給公眾一個冒險家的印象。特別是另一個投資大師巴菲特老成持重的投資風格,更加襯托出索羅斯的賭徒式作風。其實,索羅斯搶占先機、挑戰極限的投資策略,往往都是建立在精密周詳的分析和清醒的認識之上的。看準時機,該出手時就大膽地出手,隻要他看準了就會毫不猶豫地最大限度地押注,抓住時機獲取最大利益。索羅斯所表現出來的是一種投資大師的大智慧。投資者應該學習索羅斯的這種投資素質,千萬不要在猶豫不決中讓機會白白流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