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當我們堅守責任時,我們就是在堅守最根本的人生義務。

責任是什麼?

當然不同的人會有不同的回答,就像是一千個觀眾的眼中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一樣。責任是對人生義務的勇敢擔當,責任也是對生活的積極接受,責任還是對自己所負使命的忠誠和信守。一個充滿責任感的人,一個勇於承擔責任的人,會因為這份承擔而讓生命更有分量。

我們每一個人都在生活中飾演不同的角色。無論一個人擔任何種職務,做什麼樣的工作,他都有對他人的責任,這是社會法則,這是道德的法則,這還是心靈法則。一個人可能設法逃避承擔責任,他可能會遊刃有餘地躲過社會法則的懲罰,但他最終很難逃過道德法則和心靈法則對他的懲罰。

在這個世界上,每一個人都扮演了不同的角色,每一種角色又都承擔了不同的責任,從某種程度上說,對角色飾演的最大成功就是對責任的完成。正是責任,讓我們在困難時能夠堅持,讓我們在成功時保持冷靜,讓我們在絕望時懂得不放棄,因為我們的努力和堅持不僅僅為了自己,還因為別人。

社會學家戴維斯說:“放棄了自己對社會的責任,就意味著放棄了自身在這個社會中更好生存的機會。”放棄承擔責任,或者蔑視自身的責任,這就等於在可以自由通行的路上自設路障,摔跤絆倒的也隻能是自己。

我們從小就被告知要完成自己的責任也要勇於承擔自己的責任,因為在這個社會中,我們必須堅守責任。

因為堅守責任就是堅守我們自己最根本的人生義務。

有這樣一個故事:

一個漆黑的大雪天,中士約翰先生正匆匆忙忙地往家趕。當他經過公園的時候,一個人攔住了他。“對不起,打擾了先生,您是位軍人嗎?”看起來,這個人很焦急。約翰不知道發生了什麼:“噢,當然,能夠為您做些什麼嗎?”

“是這樣的,剛才我經過公園的時候,聽到一個孩子在哭,我問他為什麼不回家,他說,他是士兵,他在站崗,沒有命令他不能離開這裏。誰知道和他一起玩兒的那些孩子都跑到哪裏去了,大概都回家了。天這麼黑,雪這麼大。”這個人說,“我說,你也回家吧,他說不,他必須得到命令,站崗是他的責任。我怎麼勸他回去,他也不聽,隻好請先生幫忙了。”

約翰的心為之一振,“好吧,我可以這麼做。”他說。

約翰和這個人一起來到公園,在那個不顯眼的地方,有一個小男孩在那裏哭,但卻一動不動的。約翰走過去敬了一個軍禮,然後說:

“下士先生,我是中士約翰·格林,你為什麼站在這裏?”

“報告中士先生,我在站崗。”小孩停止了哭泣,回答說。

“天這麼黑,雪這麼大,為什麼不回家?”約翰問。

“報告中士先生,這是我的責任,我不能離開這裏,因為我還沒有得到命令。”小孩回答。

“那好,我是中士,我命令你回家,立刻。”約翰的心又為之震了一下。

“是,中士先生。”小孩高興得說,然後還向約翰敬了一個不太標準的軍禮,撒腿就跑了。

中士約翰先生和這位陌生人對視了很久,最後,約翰先生說:“他值得我們學習。”

小男孩的倔強和堅持看起來似乎有些幼稚,但在這個孩子身上體現的對於責任的這種堅守卻是很多成人無法做到的,而我們這個世界需要的正是這樣一種深深的責任感。我們不僅對自己負有責任,我們還對別人負有責任。正是責任把所有的人聯結在一起,任何一個人對責任的懈怠都會導致整個社會鏈的不平衡。

我們這個世界就像一個大機器,每一個人都是機器上的一個齒輪,一個齒輪的鬆動都會引起其他齒輪的非正常運轉,進而影響到整個機器。對於這個社會如此,對於社會的一個單元——企業,亦是如此。

親愛的員工,你是否趁經理不注意時偷偷地開小差,或者煲與工作無關的電話粥,就像當年上課時趁老師不注意偷偷地擺弄新買的鉛筆刀?又是否將本來屬於自己的工作推托給其他的同事,就像“大個子吉姆”從來都認為別人比自己幹得少?抑或當老板布置一項任務時,你不停地提出這項任務有多艱巨,暗示老板是否在你做成之後給你加薪或者你做不成也情有可原,因為這的確不是一項容易的工作?

這樣的人不多但也不是少數,要不然有問題的企業為什麼還不少,顧客的滿意率為什麼還不高?每一個老板都清楚他自己最需要什麼樣的員工,因為一個員工有時就代表了一個公司的整體。所以,親愛的員工,不要以為自己隻是一名普通的員工,其實你能否擔當起你的責任,對整個企業而言,同樣有很大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