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得離京的那一日,李泰等人先去宮中辭別了聖人與杜皇後,而後在李衡與李璟的相送下來到灞橋之外。越王妃王氏、臨川公主與駙馬、清河公主與駙馬都親自前來送別,早已在長亭外圍起了華美的行障。
閻氏與王氏、清河公主把臂喁喁低語,周氏則倚靠在臨川公主懷中,她們之間的脈脈溫情,令旁人見之無不動容。許多宗室以及高官世家也都派了人過來示好,雖說為了避免某些猜疑,來的都是些晚輩子孫內眷,但輩分低些態度便多了幾分尊敬,談笑間亦是和樂融融。
見皇室眾人依依惜別,這些內眷無不感慨萬分,也有婉言相勸的,一時間處處仿佛都漫溢著別離之情。
閻家亦派了人前來,烏泱泱一群人,竟是除了閻母高氏之外,其餘女眷都來了。此外,還有閻氏嫁在京中的妹妹與外甥女等。她們眼見著閻氏與兩位貴主以及王氏情誼深厚,也不好貿然相擾,隻得在旁邊或抹著淚或含笑插一兩句話,假作親密之態。然而,不少貴婦早已知曉濮王妃與娘家不睦,見狀大都心底暗笑。
自從濮王一脈長留京中之後,便是一直與他們疏遠的閻父亦是頗為動搖。先前因李徽“不經意間”的幾句話,他得了太宗皇帝召見,詢問了數語後,不知怎地便漸漸失了寵信。原以為仕途已經到頭了,如今新帝登基,態度卻是不偏不倚,又讓他生出了幾分希望。不過,他到底有了些年紀,野心也並不多,能維持現狀便已經滿足了。唯一可慮的隻有子孫後代,眼見著濮王一脈複興在即,心中自是又酸又澀,如今能做的也隻有繼續盡力彌補裂痕了。
閻家女眷又如何不知道其餘人心中所想?又如何不知自家早已成了京中眾高官世家的笑柄?但畢竟是血濃於水,閻家待閻氏涼薄,閻氏卻不可能在大庭廣眾之下對她們態度太過冷漠。隻需臉皮厚一些,熬得閻氏心軟了,這門親戚便遲早又會成為閻家的助力。為了自家兒女或者自個兒的前程,在閻氏麵前放低些身段又何妨?
“阿嫂……她們一向如此沒有眼色?”清河公主蹙起眉,瞥了閻家女眷們一眼。
閻氏隻能苦笑:“並非沒有眼色,不過是對我有所求,故而寧可厚著臉皮,希望遲早有一日能夠得償所願罷了。”說罷,她輕輕一歎,“先前聽說杜家女須得守孝,本想放棄這樁婚事,換個人選早日讓三郎成婚。如今想來,幸而三郎尚未娶親。不然若是讓他們兩個年輕人應付閻家這群親眷,豈不是獨木難支?磨得久了,恐怕不知不覺便會答應為他們籌謀。”
“說得是。如今三郎獨自留在長安,這群女眷反而不好上門。至於閻家男子,不是長輩便是讀書郎,臉皮到底薄一些,也不敢胡亂求什麼。”清河公主眸光一動,又望了望閻家眾人,“以我看,閻家對三郎的婚事或者身邊人尚未完全死心。還須得提醒三郎,小心提防才是。”舍掉一兩個庶女,留住得力的親戚,亦是極為劃算的買賣。若有機會,閻家定然不會輕易放過。
閻氏略作沉吟:“三郎尚未開竅,對這些事想必也不會太過經心,確實該格外暗示他小心些。”於是,她便喚了貼身侍婢過來吩咐了幾句,將重任交給了李欣。畢竟她是母親,說起這種事遠不如兄長更自然些。